湯秋兒的異常并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反而是鄧云的出現引起了不小的動靜。
一開始周圍休息的人都在休息,恢復精氣神,直到有一些個別坐下休息的工作人員閑來無事四下觀望后,不少人的視線都落在了場地里,那個清瘦頎長的身影上。
米黃色的外衣,是劇組里唯一的暖色,映入眼簾讓人心思一動。
鄧云雖說是文藝片的導演,可是受關注的程度可不比徐代低多少。
因為他的戲從來不會去擇選當下大紅大紫的明星演員,反而會找一些充滿靈性的人,據之前采訪他的影片里記錄,鄧云喜歡那種未經雕琢的天然寶玉原石。
比起已經沾染了娛樂圈這口大染缸的人,他反倒愿意去尋覓猶如白紙一張,等待他手把手釋放自我最高價值的新人。
“一張可以任我涂寫的白紙永遠比一張色彩斑斕令我無處下筆的油畫更具有意義。”
“我跟其他經驗頗豐、火眼金睛且具有塑造力的導演不一樣,我的天賦是做導演,拍好一部戲,最好能夠拿下大獎,鍍一層金,再給它錦上添花。”
“再者,我導演的哪一部劇沒有拿下國際獎項?”
這是鄧云的原話,也是他長久以往的座右銘。
幾乎看過這個紀錄影片的人沒有一個不難以忘記的,影片里這個拿下諸多獎項的男子,穿著一身很普通的米黃色毛線衣,內搭了一件藍格子襯衫,一條黑色闊腿褲將他修長有力的長腿嚴嚴實實的包裹住,只露出了干凈的腳腕骨。
他慵懶的靠著身后的座椅,話語間透露著極度淡漠的口吻。
當攝影機轉向他時,他若有所感的輕撇過頭,一雙寫滿冷意的眼目漠視著鏡頭。
而看到這條記錄影片的人無一不因他那一眼而屏住呼吸。
按理說,鄧云不算是那種絕美的男子,可他周身自帶著旁人難有的氣質。
明明是犀利冷淡的吊稍眼,放在其他人臉上怎么都覺得不像個好人,可鄧云就是駕馭住了這雙冷淡的眼目。
也正是因為有這雙幾句標志性的眼眸,才讓他具有了極大的辨識度。
導演圈子里一個人再火,也不會有人去記住這個導演長什么樣,而觀眾每次聽到“某某某導演傾情力作,再創神片”時也并沒有什么反應,反而都有一種疑問:
“這個某某某導演是誰?”
總有人以為導演不是演員、明星,不需要那么多關注度,好好拍戲才是正經事,可是如果一個導演連知名度都沒有,誰會去關注他到底拍了什么?
知名度不高,流量帶動不起來,也就意味著無法凝聚觀眾,如果再出新劇,就必須花大價錢請知名演員做宣傳,吸引演員的粉絲關注,即便是這樣,新劇出來以后還是又要花一筆宣傳費用。
這樣,演員片酬、宣傳費用、劇組拍攝費用等等一系列下來,算下來也是一大筆開支。
但如果知名度夠高,導演本身就可以自帶流量,出一部新劇就會被粉絲量龐大的影視點評人關注,還有前幾部劇的粉絲也會自發的為新劇做宣傳。
所以一個導演的知名度也關乎著他拍攝一部劇的關注度有多高。
雖然鄧云是拍文藝片的導演,自古文藝片就是一拿獎的、不具有商業價值的影視片。
除了能夠拿獎這一個略顯高大上的作用以外,就無了,有時候票房還低的回不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