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的鐘鼓聲不但傳到了每個尋常百姓的耳中,也穿透那重重的高墻堅門,傳進了嚴加把守的牢獄之中。陸縝在聽到這鐘鼓聲時,臉上也為之動容,因為他知道,這不但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啟,也意味著大明轉折點的到來。
身在天牢中的他看似已與世隔絕——就連身邊親信的清格勒與林烈等人都無法進入牢中探看——但對外頭正在發生的事情,陸縝還是有所了解的。畢竟他的身份擺在這兒,牢頭獄卒在不違反律令的前提下,總會滿足其要求。
比如早前大軍潰敗于蒙人之手,天子落入敵手成為俘虜,以及這一回將立新帝的事情,他們都沒有隱瞞地告訴了陸縝,也讓他的心情隨著這一起又一起的事情起伏不定。
對于前兩件事情,陸縝雖然心下已有所準備,但聽后依然難掩傷感。畢竟這是大明百年強盛之后的轉折點,將來的北方說不定就要陷入被動了。同時對朱祁鎮這個皇帝,他其實還是有些好感的,因為自己能做到兵部郎中的位置,皇帝確實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而現在,朱祁鎮終于因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而陷入了很是艱難的處境中,自然讓陸縝感到有些不是滋味兒。
可對于后一件事,陸縝卻是相當樂見其成的。這不光是因為如今風雨飄搖的大明需要一個新的皇帝來帶領大家度過難關,更因為他覺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改變如今朝堂種種弊端的好機會。
大明立國百年,雖然在土木堡之前已算得上是盛世天下,但其實在這盛世之風的掩蓋下,卻是無數的漏洞與問題——土地兼并、宗室的寄生、海禁以及衛所官兵的糜爛……雖然每一件看上去都不是太過嚴重,但最終葬送了這個漢人最后王朝的,就是這些一直存在的隱患。
土木堡一敗,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暴露了部分問題所在。可是,隨后的北京一戰的勝利,卻又讓人重新忽略,以至這些毒瘡越來越是嚴重,最終導致了大明王朝這個巨人的轟然倒下。
想要改變這一既定的歷史,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毒瘡一個個剜割出來。但是,朝中的文官集團卻是阻擋這一切的根源所在,哪怕陸縝有心也有辦法來解決問題,也會被他們所阻攔。
而這一切的根源,還在于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定下的一系列在當時看來很合理,但在百年之后卻弊病叢生的政策。所以要達成所愿,陸縝將面對的阻力自然極大。
以他對大明歷史的了解,其實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是有幾個時機能改變這一切的。比如靖難成功后的永樂朝,以當時朱棣的威信,即便想推翻他老爹的一切政策也不是太費力氣;再比如萬歷初年,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就差點真個讓大明得到了中興與重生,只可惜最終人死政息,難有結果。
而如今這個時候,是陸縝認為能改變一切的關鍵時機。因為朱祁鈺這個新任天子既然當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了皇帝自然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所以只要提出的建議是合理,且有利于大明江山的,他一定會支持。
再加上這時的阻力是多少年來最小的。因為那些朝中的老人,那些既得利益集團已經跟著朱祁鎮一起被埋葬在了土木堡的黃沙之下。現在在朝的,多是根基不深,名望有限之人,與這些人斗,可就要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