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他有些激動的樣子,天子也跟著笑了起來。隨后,才又肅容道:“不過此事如今看來卻還多有波折阻撓,朕還得靠著陸卿你為朕再出良策呢。”得,這位倒也干脆,在拋出一個畫餅后,才問計于陸縝。
“這個……”陸縝臉上的激動之色也迅速隱去,皺眉思忖了一陣后,才說道:“陛下,若依臣之見,此事還是急不得的。其實早在去年時候,臣就已提醒過吏部楊部堂,告訴他另立太子已是大勢所趨。對此,他并沒有說什么。”
“這個楊善,竟還是想阻撓朕么?”朱祁鈺頓時臉色一沉。
陸縝卻忙道:“不,陛下想岔了,在臣看來,這反而是他已經有所動搖的表現。若是他真有心反對,早就拿話反駁于臣了。只不過茲事體大,他又身為禮部堂官,所以一時還拿不定主意罷了。”
“是這樣么?”皇帝的面色稍霽:“只是這又說明了什么?”
陸縝忙解釋道:“其實楊部堂便代表了如今朝堂上的絕大多數人的看法。其實他們也明白陛下欲立郕王為太子的理由,只是礙于規矩成法而不好隨意贊同而已。”
“原來如此,朕似乎是有些明白了。”朱祁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陸縝趁機繼續勸說道:“所以在臣看來,現在陛下最該做的,就是循序漸進,而非急著一蹴而就。若是陛下急切地想要行廢立之事,反倒會惹來群臣的反彈,讓他們生出不惜一切都要保住太子的想法來。可若是慢慢來,讓群臣知道郕王之賢德,又知道太子之胡鬧后,事情就好辦得多了。水到,自然渠成!”
所以說同樣是勸諫,人和人就是不一樣呢。要是換了個官員來勸阻皇帝,說不定會讓他生出抵觸之心,甚至怪罪于人,可陸縝這番阻止的言論一出,皇帝在沉吟之后卻是大點其頭:“陸卿你說的是,朕明白了,此事急不得。”
“陛下圣明。臣相信,只要讓群臣知道太子與郕王之間的賢德與頑劣之別,為我大明江山著想,群臣總是能做出正確選擇的。”
朱祁鎮深以為然地點頭。他很清楚,想要兩人表現出截然相反的兩面對自己來說實在太過簡單了。皇宮大內本就是皇帝的家,只一句話間,太子的種種不堪之舉便會傳出去。
在定下了這一主意后,朱祁鈺眉宇間的愁緒也就散去了大半,隨即他便心里一動,提出了一個想法來:“陸卿,你剛才提到了楊善,顯然他們這些威望高的老臣在此事上對朝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中百官可有不小的影響力了?”
“正是如此。不光是楊部堂,內閣那幾位大人,還有六部尚書,因為德高望重的關系,在朝中向來深得人心。他們的想法也就很被大家所重視了。”陸縝有些含糊地說道。
有些話還是不點明的好,他總不能直接跟皇帝說如今朝中早就形成了好多個以某位重臣要員為核心的黨群了,眾官員都會以此人馬首是瞻。要真這么說了,朝堂之上勢必再起亂子,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