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年來,他們卻只把心思都放到了陷害忠良,敲詐勒索這等惡事之上。而究其根本,還是上頭當權之人聽之任之,甚至自己就在頭里以權謀私的緣故。
“可是最近白蓮教謀逆一事卻讓學生知道這錦衣衛對我大明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這些無處不在的眼線耳目,才能將這些藏于民間的賊人給挖出來。故而,當陛下欲任我為錦衣衛指揮使時,我便應了下來。為的,只是讓錦衣衛去做他們該做之事,而不是禍害官員與百姓。”
“你竟是這么個想法么?”胡濙也不覺為之動容,有些喃喃地念了一句:“如此看來,倒是老夫眼界過于短淺了……”
“老師言重了,學生汗顏。其實學生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改變初衷,也依然還記得當初在老師面前誦讀過的那兩句詩——茍利國家生死以,其因禍福避趨之。縱然有再多人不理解我,毀我謗我,只要是能于國有利的,我便會去做。其實老師不也一樣么?”陸縝肅然說道。
“是啊,曾經老夫也和你一般想著能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哪怕不為人所理解……”胡濙不禁也被他勾起了心事,想起了當初自己領朱棣之命,滿天下的尋找建文帝行蹤的事情來。
其實當時一些隱隱知道其目的的同僚也對他的這種做法很是不屑,認為他這是在討好新皇而對舊主趕盡殺絕。可在胡濙看來,這是為了消弭天下間最大的隱患,自己并沒有做錯。所以在那些年里,他櫛風沐雨,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回憶了好一陣后,胡濙才把思緒拉回到了眼前,感慨道:“老夫確實是老了,不但身子骨大不如前,就是想法上也變得頑固起來,居然連這點事情都要你這個學生來指點了。你說的不錯,有些事就是需要有人去做,哪怕會引來千夫所指。亞圣曾有言,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你已深得個中三昧。既如此,老夫便放心了,你不必有什么顧慮,盡管放手就做便是了!”
陸縝聞得此言,趕緊起身:“學生慚愧,可不敢自比老師,更不敢得此贊語。”
胡濙見了又是一笑,隨后有些吃力地站起了身來,慢慢走到了他的面前,拿手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別的老夫也教不了你了,不過與武人打交道我還是有些經驗的,現在就傳授于你。聽說那錦衣衛里有人要與你為難,等到上任之時,你不必有太多顧慮,只管放手與他們爭。只要能壓服了他們,那今后自能把這錦衣衛如臂使指般地操控自如。可要是你有所退縮,那將來再想要降服他們可就難了。”
“學生明白,多謝老師指點。”陸縝眼里閃過一絲精芒,抱拳應道。
其實對于這一點,他自己心里也早有了計較。他從來不是個軟弱之人,既然那些家伙想與自己對抗,他便有了針對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