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呂陽突然意識到,也許是他連續提及了花若雪的家庭,讓她想到了家中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這才會讓花若雪觸及到心中的傷痛。
哎呀!真是失算失算!怎么能夠讓這么美麗的女子體會到憂愁的滋味呢?就這種笨手笨腳的舉動,還怎么當對方的知音?
想了想,呂陽覺得自己應該要因勢利導,主動的去疏導花若雪心中的不快,將其給引向其他更加快樂的話題之中。
“若雪姑娘,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太過于執著于不必要的痛苦,只會讓自己原本就不多的時間白白浪費掉。
正如姑娘會來這湖畔散心,不也是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顯得更加的柔和愜意一點嗎?”
幾乎沒有思考太多,呂陽便說出了這么一番‘苦也一天、樂也一天’的類似話語。
被呂陽給再次拉回思緒,花若雪瞬間就覺得呂陽應該是活得沒心沒肺的那種人。
想來也是,能夠于公園的小湖之上放肆追逐,能夠在見到漂亮姑娘之后便大膽追逐的人,又怎么可能會為生活中的一點點的煩惱而苦惱呢?
越是通過此時的聊天了解到呂陽,花若雪就越是羨慕呂陽,若她也能像呂陽這樣當一個沒心沒肺的普通人,那該多好。
雖然有所憧憬,但花若雪的理性也隨即嘲笑了這種自以為是的幻想。
窮人羨慕富人的錦衣玉食,富人羨慕窮人生活的簡單,但富人永遠都不會放棄自己已經到手的財富,窮人也很難承受得了各種挑戰極限的事物、人際關系。
得到和失去,永遠都是均衡的,每一種身份都有其自身的苦與樂。
獲得一樣東西通常都是有代價的,例如她花若雪的婚姻,就是整個花家能夠繼續保持繁榮的重要代價。
再者,花若雪自覺到目前為止她也沒有什么意中人,盲目的與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私奔,她知道自己終究是會后悔的。
所以,雖然花若雪討厭這種被安排的婚姻,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終究無法逃避這種有些類似于命運的可笑安排。
大家不過都是命運大網之中的一只鳥雀,羨慕彼此的生活可以,但最終都是要學會面對,學會接受的。
反正都是無愛,反正終究是要有一個歸宿,徒勞的抗拒和理性的接受在花若雪看來,其實并沒有太多區別。
面對生活,活在當下,這就是花若雪獨自一人出逃,在這公園湖畔領悟出來的道理。
雖然在見到呂陽之后,花若雪心中所領悟出來的這份道理有了些許動搖的感覺,但她知道,今天過后,她還是要去做那個正確的花若雪。
“你說的,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就像是遇到漂亮的姑娘就應該主動上前嘗試一樣,不管成與不成,你都是50%的機會。”
花若雪看著這個似乎充滿著熱情和希望的同齡人,然后準備狠狠的掐滅心中那團僅剩的火焰。
雖然看似有一半的成功幾率,但誰都知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成功的概率根本就不會握在追求者的手中。某些注定的失敗,必定是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