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笑了笑道:“你不知道這件事倒也正常,畢竟這種損陰德的事情,誰都不想牽連后人。說實話,作為你爺爺的徒弟,我本不應該把你牽扯進來,但……”
說到這里,他欲言又止,我倆對視了好一陣子,他才認真對我道:“我跟你講講你爺爺的故事吧。聽完后,我相信你的疑慮都能解開。”
深圳還沒有改革開放,鄧爺爺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沒有在地圖上畫圈的時候,廣東這邊,闊綽的都移居香港去了。周勇年輕時家里特別窮,沒辦法就隨父母去了四川生活。
有一次,周勇吃魚,被魚刺卡住了喉嚨,怎么也弄不出來,正好就遇到了我爺爺,我爺爺也正好會幫人“化刺”,化刺、說簡單點就是幫人處理卡在喉嚨的魚刺,但用的不是鉗子和醋,而是用符咒。一碗水,一張黃紙,找一個露天的地方,將畫好的符咒燒成灰用水服下,卡在喉嚨的魚刺便會消失。
其實“化刺”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放現在看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有人說管用,也有人說完全沒用,根本就是騙人的。當然,究竟靈不靈我也不知道,畢竟我不愛吃魚,所以沒試過。
后來周勇發現我爺爺不僅會“化刺”,而且還是一個了不起的木匠。
在古代,木匠是一個重要的職業,木匠者以木為料,木源大山,就地取材,木匠們伸展繩墨,用筆劃線,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測量,就可以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和工藝品了。
說起木匠,就不得不提起木匠的祖師爺魯班了,魯班出生于公元前507年,是春秋時期魯國人,2400多年來,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在他身上的很多發明創造,深深影響著后代。魯班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他不僅僅是人們所知的木匠,而且還是石匠、苫匠、泥水匠、鐵匠,玄學家,據說春秋時期造戰車戰船及大型建筑都少不了魯班。
木匠是技術活,在古代即使再吝嗇的主人家,對待木匠也要恭恭敬敬的,修宅造房打造家具哪一樣都離不開木匠,所以古代的木匠地位不像今天不值一提(今天的工廠機械化已經代替木匠),他們僅次士農工商,排位第三。
在古代有三種人不能得罪,其中就包括木匠,據說得罪木匠會招至家宅不寧,輕則招災傷財,重則家破人亡。因為大多數老木匠不僅懂木活,陰陽風水和符咒都是他們的基本功。比如魯班的徒子徒孫,他們不僅木匠手藝了得,玄學和符咒本領也令人稱奇。
木匠技藝多以匠師以口授和鈔本形式薪火相傳,不知何種原因從古傳今的木匠編著相當少,現在市面上能流傳的是明代的《魯班經》,這本書中除了講述木工行業的技術外,對于古代木匠的符咒玄術也有講述,可見古代木匠不簡單,他們不僅僅只會拉木劇木,而且還懂幾乎失傳的風水玄術,至今天都有老人說建造房屋時,不要呵斥木匠、瓦匠,因為得罪他們福禍難測。
這不是危言聳聽,在《野記》里有過記載:說有一戶姓莫的人家,每天夜里都聽到屋里打斗聲不停,家里猜測是有古怪便請人作法,但沒有用,不得不轉賣房子。后來買主拆房子時發現房子的房梁上刻著兩個人,**披發正在互相打斗。詢問之下才知此家人建房時得罪了木匠師。
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某家財主的女兒作風不檢點,經常跟浪蕩男子在房屋里鬼混,其父屢勸不聽,家風敗盡,后來修葺房脊時,發現一個椽子間刻著一名女子任由三四個男人玩弄,財主請風水師取下這塊木頭后,其女作風才有所變觀。
關于建房后家中出現怪事的傳說還有很多,雖然木匠這個行業在今天幾乎消失了,但木匠行業的許多神密學問至今還無法解釋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