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幾年里,爺爺跟著那盜墓賊走南闖北,墓到是掘了不少,但那盜墓賊承諾的吃香的喝辣的,卻是從沒有兌現過,兩人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還和乞丐搶過地盤。
我聽了覺得很奇怪,因為要知道、在那個對文物保護還沒有什么意識的年代,哪一個盜墓賊不是富的流油?怎么可能會窮的連飯都吃不起?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爺爺,因為此刻他居然還露出一臉自豪的表情……
聽了爺爺后面講的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他拜的那個盜墓賊,居然是一個劫富濟貧的俠盜,江湖人稱“鬼王李”。
鬼王李,原名李洛陽,1905年生于河南洛陽一個盜墓世家,往他至上祖祖輩輩都是做盜墓的,最早能追述到東漢時期,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盜墓世家!
李洛陽雖然從小天賦異稟,但,他與他的老祖宗都不一樣,不喜歡摸鏟子,喜歡摸槍。
于是李洛陽二十三歲那年就瞞著父母偷偷去當了兵,同年1928年還參加了由孫殿英為首的“東陵盜寶”事件。
后來1930年爆發了中原大戰,李洛陽身負重傷、撤退途中被部對拋棄,只得一路要飯回家。
可不幸的是,因為那場戰爭波及到了家鄉,全家人都死了。
那一刻、李洛陽恨透了軍閥,恨透了戰爭,也恨透了手里的槍……
于是江湖上少了一個扛槍打仗的士兵,多了一個劫富濟貧的鬼王李。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李洛陽專挖軍閥、以及土匪惡霸死后留下的墓,所得錢財一半捐給抗日前線的將士,一半分于窮苦百姓,要是遇到走狗漢奸,骨頭直接挖出來喂狗。
到了50年代末,李洛陽盤算著,是時候該收一個徒弟了。
后來就遇到了我爺爺……
兩人一起相處了七年,但李洛陽卻在爺爺十六歲生日時,忽然消失。只留下了那一枚摸金符、和一摞手抄的筆記。
說到這里,爺爺緩緩拿出了一本封面奇怪的舊書,我接過一看,立馬就被書名嚇到了!
養豬大全!
沒錯,封面就寫著“養豬大全”四個大字,而且還畫著個一臉笑呵呵的老頭兒,抱著一只圓滾滾的小豬仔,看得我是一頭黑線……
爺爺尷尬的咳嗽了一聲,連忙道:“臭小子,你別光看封面,看看內容,這里面可是我那位師父的心血。記載了很多古墓的種類,額……以及他的一些經驗!”
聽完才明白,原來這本名為“養豬大全”的舊書,實則是一本“盜墓筆記”。
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封面,其實啊,是為了掩人耳目。
劇爺爺所說,這本書換了無數次封面,后來他退出盜墓圈以后,就把這本書藏了起來,封面也懶得再換了。
言歸正傳。
老實人終究是老實人,爺爺深知盜墓這一行不是個長久之計,先不說違法,就說一但被周圍的人知道,估計能嚇走一堆人。于是就拜了一個木匠為師,做起了木匠。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