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物屬性上來講,段飛還是人類。
但那些新人類,以及天神集團制造出來的人造怪物,就不能稱之為人類了,山龍獸就跟不用說了。
他們的細胞結構,和正常人類細胞結構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和地球上,所有已知生物的細胞結構完全不同,不能用人類生物學解釋,乃是實打實的非正常生物物種,所以有著超強的自愈能力,頭顱被砍掉都不會死。
秦羊之所以很在意這一點,是因為這涉及到了一個原則性問題。
很多人思考問題,都在遵循樸素的善惡觀,即對我好的,都是朋友,對我壞的,都是敵人。
但秦羊不同,很早他就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好的,不一定對別人好。對別人好的,不一定對我好。對我壞的,不一定對別人壞。對別人壞的,不一定對我壞。
現實中,就有大量類似的例子在。
例如,某A君的鄰居,對A君的態度十分惡劣,時常欺負A君,對B君的態度十分友好。他在A君眼中是個爛瘡的壞人,但在B君眼中,也許會是一個好人,一個朋友。
又例如,某學校中,甲軍的同桌,對前排的乙的態度十分惡劣,時常欺負乙君,但對甲君態度十分友好,經常幫助甲君,知道甲君成績不好,便經常輔導甲君。他在甲君眼中是好同桌,但在乙君的眼中,卻是個壞同學,不光在同學的眼中是個壞同學,在老師的眼中,說不定也會是個壞同學,因為他經常欺負乙君。
所以,遵循樸素的善惡觀,來思考問題,是有一定的束縛性的。甚至會驅使人,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爭端。
例如,甲君的同桌,因為欺負乙君,被老師當場抓住,激動的批評,辱罵,指責,甚至體罰,甲君看見了,可能會覺得老師是一個不長眼睛的人,只看到同桌欺負乙君,沒看到同桌幫助自己。甚至在別人眼中,所有看客眼中,都會覺得老是一個不長眼睛的人。
但,老師在乙君眼中,卻一定會是一個好老師。
如此一來,善惡就很難分辨了。
秦羊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改變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
他不在用好壞,去判定一個人,而是用更純粹的危害關系,來判定一個人。
他會害我,那么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需要遠離和消滅的敵人,一個壞人,無論他對我有多好。
他會害別人,那么毫無疑問,他即便不來害自己,不是自己的敵人,也會是一個壞人。
畢竟,好端端的人,怎么會去害別人呢?
回到正題,如今地球上冒出這么多怪物,其中有些連人類基因屬性都沒有,不用想,即使有一兩頭天生善良,有著人性的怪物,不會傷害人類,但誰也無法保證,所有怪物,都不會傷害人類。
從大局觀考慮,再延伸個體。
既然對整個人類都有害,那么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哪怕它們什么都沒做,哪怕它們其中會誕生一些心地善良者,哪怕它們其中有一些是貧弱者,也要予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最冷酷的打擊,而且要不講任何道德,提前動手,讓它們消失在地球上,從而讓它們徹底失去危害人類,和自己的任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