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齊楚浙黨官員,自然是看到了一些打擊東林黨的希望。
一些有識之士,勢單力孤不敢表露態度,當他們心中卻是十分振奮,也許大明又將出現一個圣天子。
百官心思各異,思想混亂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亂世將臨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
正所謂天下歸一,只有歸一才不會亂,這種歸一不僅僅是疆土的歸一,更主要是內部思想、價值觀的歸一。
當權威逐漸失去的時候,就是天下即將大亂的時候。
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德國人的資本財團崛起,試圖挑戰猶太人的資本霸權,從而與英國為首的協約國發生的一場大戰。只是這場戰爭發生的時候,英國還是軍事霸主,所以主戰場還只在歐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英國人已經不具備了霸主地位,德國、美國、蘇聯、日本都想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從而發生了規模浩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明王朝的權威,就是皇權。
兩百多年過去了,商人資本力量逐漸發展,商人所掌控的財力,已經超過了明王朝,商人又資助東林書院,在思想上已經打開了一個缺口,明王朝已經不再天下歸一。
為什么最后滿清能夠奪取天下?主要還是因為漢人這邊,不僅明王朝無法天下歸一,瘋狂挖國家墻角的商人集團同樣無法歸一,江南那些商人家族,本身就不統一,山西晉商支持的又是野豬皮。
野豬皮最大的優勢,就是內部統一,然后用漢人打漢人,拉起大批的漢八旗炮灰。好在這個時候遼東局勢還沒徹底糜爛,野豬皮還沒有開始重用漢族文人,還停留在強盜團伙的層次,根本上不了臺面。占領沈陽后,漢民被大量屠殺,導致野豬皮現在沒有足夠的人口進行生產,也沒有足夠的漢人組建大量炮灰部隊。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朱由校把關內守好,不讓野豬皮進關掠奪人口,前線也不讓野豬皮搶到太多東西,以野豬皮那種一戳就破戰斗力,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當然,內部還不能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歷史上的天啟皇帝,頭腦是非常清醒的,沒有被東林黨忽悠著在北方增稅,反而是將東林黨趕出朝堂,啟用齊楚浙黨官員,對南方進行增稅。從而改善了財政,并在北方百姓進行賑濟,同時大規模推行保甲制、提拔懂民情的基層官員,穩定住了北方局勢。
后來崇禎皇帝上臺會亂,無非就是東林黨重新掌權后,馬上貪污了九邊軍餉,加上天災導致邊軍活不下去開始劫掠陜北,陜北災民活不下去從而陷入混亂。這時候東林黨根本不進行有效的賑濟,導致農民起義越來越大,為了剿滅農民軍又在北方瘋狂加稅,使得北方農業生產陷入惡性循環。
大方向上,歷史上的天啟皇帝都走對了,偏偏在個人安全上疏忽了,最終人亡政息、功虧一簣。
此時換成一個穿越而來的朱由校,吸取了歷史的教訓,個人安全上已經是非常小心,東林黨想要弄死他基本沒有機會。同時也開始走向了一條不太一樣的道路,那就是用皇家資本取代民間資本的道路,從根本上取代民間資本家。
對于朱由校來說,此時一切還都是錢的問題。有錢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