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最后兩個字,許仙的聲音猛地拔高。似乎是被許仙一言驚醒,那幾人立刻高聲應到
“對!”
更有兩人想要會到先前的隊伍中去,卻不知怎么開口,只得面色復雜地望向許仙。
許仙這次卻并沒有由著他們,反而開口溫和地道:“你們的任務便是照看好妙和堂,幫我們做好后勤補給,必要的時候,你們也得替補上來。也就是說,你們同樣身具無比艱巨的任務,你們,能不能做到?”
“能!”那幾人激動起來,許仙沒有因為他們退縮便看不起他們,反而又交給了他們別的任務。這讓他們真是無比的感激。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油然而生。
許仙很滿意,先前的講話在后世可以說是爛大街了,以前的他也沒少講。這可謂是毒雞湯的典范,講得他自己都尷尬無比。
好在,這里是大宋,是一個距現代有著一千年的古老朝代。在現代爛大街的心靈毒雞湯在這里意外的好使。對此,許仙只能感慨一句民風淳樸了。
見許仙沒有將出征大會搞砸,反而成功激起了眾人的斗志,坐在前排的幾名主任終于松了口氣。
“這小子,終究還是靠譜的。”幾名主任擦擦頭上的虛汗,如是想到。
會議結束,眾人也就早早離去,回去休息了,靜候明日的到來。
翌日,十數輛馬車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便已經出了城門。路上的行人但凡是看見這些有著紅色十字標的馬車,都會自覺地讓開道路,面帶尊敬地站在路邊,目送他們的離去。
崇尚英雄,這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不變的傳統,在這些百姓的眼中,這些身著白色大褂奔赴仁和縣的妙和堂的大夫們就是英雄。而英雄是值得他們的尊敬的。
夾道迎送,這仿佛成了千百年的傳統,既是對于英雄的崇敬,也是對于英雄最美好的祝愿,希望他們早日凱旋。
……
此時的仁和縣,已是風聲鶴唳。數百名身著甲胄的士卒已經將仁和縣的各個出口都堵上了,而這些士卒的面上全部都蒙著一塊白色的棉布。
這里畢竟是古代,能有一塊棉布當做口罩已經是實屬不易了,想要現代的熔噴布制成的口罩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這也聊勝于無了。
城門緊閉,沒有人能夠進出。
秋日的太陽沒有夏日里的那樣火熱毒辣。可在艷陽天時,溫度依舊不低,士卒們又身著甲胄,面上已經掛滿了汗珠。
滴滴黃豆大的汗珠順著他們那剛毅的面龐落下,打濕了他們的前襟。縱然在太陽的烘烤之下,他們仍舊站在城頭之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寸步不離。
城樓高高,士兵巍巍。驕陽似火,不可撼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