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人手里的筆墨也不是吃素的,能將這些年江湖上的惡霸、王朝中的賊子、貪污納垢的富商通通寫上史冊,讓諸位名垂青史,再一邊舉義鬧事,改革王朝新風貌..
武人造反則不同,提刀掄槍,乘莽夫之勇,血濺布衣。因為他們最討厭動腦子...明明動動手指的事兒..干嘛跟你紙上墨跡?
無論是朝政還是江湖游俠,都各據一方勢力,有的門派甚至珠聯璧合,暗度陳倉,喂飽自己的金腰帶為準則..因為朝政大佬們最擅長見風使舵,過河拆橋..常有官員反殺官員的事,排除異己才是王道。
如今大夏朝武人數量居多,已經成了武俠之風范,繼承了幾百年的江湖世家,甚至到了藐視王朝的地步。
王權與江湖之間的戰亂從未停歇過,彼此之間稍微起些沖突,就可以引發摧毀一帶江湖門客。
正因如此緝察司頭領王偉帶領數百名煞地營佰衛,守護著大夏朝這片王土,這些武人、文人才稍微收斂了一些。
不過武俠之風已繼承了數百年,一時之間想鏟除,是根本不可能的,朝政與江湖只能勉強彼此保持著默契與平衡。
京城武館、擂臺、拳館居多,武人如過江之卿,只是并不是在家學一些皮毛就能稱之為武人。
全國各地的門派、宗教,所教的東西也不一致,每家打法不同,像什么三郎拳、鶴拳、一指禪、無影腳。所學樣式駁雜,師傅大多是半路出家,要說正宗名門出來的,實在占少數。
家里有錢的自然請師傅教,傅一航出身虎門將子,從小摸著兵器長大,什么輕功、各種兵器、刀槍劍戟斧鉞勾插樣樣精通,自己在家研究武學秘籍,劍譜,無師自通,而寒門子弟卻沒這個本事,或者說沒這個天賦,唯一的選擇就是去武館學藝。
京城作為大夏朝的國都,以前滿大街都是游俠,這樣頻繁出現帶刀武人在大街上行走,有損國家威嚴,朝廷便把所有的武館規劃到了王二虎的臺街上。
京城武館大多子承父業,秉懷著先祖的意愿,比不上傳承有序的江湖世家,學徒們武學造詣不高,資質平平。但能在京城開武館的教徒的,武功絕對不亞于一般三教九流。
王二虎的武館在京城龍頭地段,都是請一些身懷絕技的高手做導師,每天日進斗金,拜師的人絡繹不絕..他的名聲威望也就越來越大,以后凡是要在京城開武館的,都得先給他打聲招呼。
想要做武館一哥,就得打敗所有踢館的人,江湖人講義氣,講規矩,落冠發散英雄骨,笑傲生死不由天。
夜幕降臨,寒風呼嘯而過..燈籠大街上行人逐漸減少,只有少數的刀客出街游行。
武人自然不比文人,懶得講規矩道理,因此這條街沒有捕快官兵,只要不隨便殺人,基本上官府的人不會過問。
長街的一間大宅里,閆明宇負手走出客房,臉上有些苦悶:
“表哥,這次是我爹沒把事情辦好,你不要生氣..發生這樣的事,我們也難預料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閆明宇的身旁,坐著一個滿臉胡渣的中年男人,雙眸如鷹勾銳利,身穿一身傳統黑馬褂,一對粗/黑眉毛緊蹙,帶著幾分陰森狡猾,他就是燈籠大街的王二虎,財神樓的大東家。
聽了他的話,王二虎面無表情,端起茶杯抿一口:“這飛來橫禍,我自當是運氣不佳。不過可憐我那幾位兄弟..還未闖出半點名堂...就死于他人手下...”說到這里拳頭攥緊,重重錘擊桌面。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