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狂的吉淼淼只能趕緊逃離了這尷尬之地,抓了個筆記本就去了許晨光的辦公室,敲了敲門,一進去剛憋著臉想問他什么意思,還沒開口,就被許晨光一句話給堵住了。
“你們去年的扶貧招商臺賬在哪?我找了好久怎么沒找到?”
談到工資,吉淼淼腦海里的綺想被沖散:“招商?什么招商?”
許晨光合上正在翻開的一本厚實臺賬:“呵,我的姐,你們難道都不搞招商的嗎?”
“對啊!這關我們什么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吉淼淼吶吶的點了點,沒錯,她印象里這招商引資不都是市里招商局、投資促進局之類管的事嘛,難道她們這個小小的鄉鎮扶貧辦還要管這?
許晨光仔細的看了看吉淼淼的圓臉蛋兒上睜大的雙眼,確認她沒有一絲開玩笑的意思,他不由扼腕道:“這不找項目、不找產業的怎么脫貧?難道靠等嗎?”
吉淼淼也一下有了脾氣,略帶火氣道:“這產業和項目不是有“一對一”幫扶對象帶來嘛,再說了,以前都是伊爾康領著路走的,哪里需要我們自己出去找項目?這我們一個鄉鎮多扶貧辦又能決定什么?”
“你……”
許晨光想批評她,但又說不出口,他不由嘆了口氣,難怪之前關山扶貧考核成績總是倒數,這天天窩在山里,等著幫扶對象和那個不靠譜的易大鵬,怎么能出成績?
“好,這之前沒搞的事我就不說了,畢竟那是以前的事了,我就說現在,春天都過了一半了,今年的關鍵就在這一兩個月能不能拉到好項目了,我的想法是派兩名扶貧辦的干部領著幾個村的第一書記出去,到市里、省里、甚至是外省去調查走訪、發動關系,結合人脈,總的關鍵是十六個字:干部帶頭、發動群眾,結合實際,立足本鎮……”
許晨光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吉淼淼卻如聽天書,作為扶貧辦副主任,的確招商扶貧是在扶貧推進會上聽過、學習過,也在一些文件里看過其他地方的先進典型,但這是關山!全省著名的深度貧困鎮!古代馬匪都不來,茶幫都不過的“久寒之地”,除了易大鵬、沙馬阿措幾個本地起來的老板,誰會在這投資?聽著就不現實!
“唔……你怎么看的?”
見吉淼淼半響沒反應,許晨光停下問道,結果這姑娘也不客氣,開口就是搞不懂、搞不定,不現實,氣的他臉上瞬間變色。
“你還沒出去就說搞不定,那國家養我們干什么?”
“不是我不愿意,問題是我根本不懂怎么招商引資啊,從來沒接觸過,我們機關里估計也沒人接觸過,再說了,我們拿什么引?現在這礦也封了,人也沒人,環境就這樣,又不產什么作物,名聲更是差,還怎么招商?”
許晨光一瞪眼:“這些問題確實是有,我也知道,但難道有問題我們就不搞了?再說了,這都是可以解決的嘛,你們不會沒關系,我已經聯系了市投資促進局的朋友,到我們關山來統一培訓,到時所有的扶貧辦同志都參加,村組干部也參加,封閉式培訓,統一考試,人人都要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