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楠市公安局主樓17層的反詐中心里,吉淼淼一行人簡單的錄了一下詢問筆錄,就出來了,一行人驚魂未定,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奇葩事,居然剛剛目睹了一場真槍實彈的大抓捕,根據剛剛做材料的警察聽說她們這群人是關山的扶貧干部,都捂著嘴偷笑,哪有這樣找項目的,找項目居然找到騙子窩里去了!
可這個時候了,吉淼淼還是一頭霧水:這怎么就騙子窩了?這公司難道是假的?可看那展廳,看那場面,不是挺氣派的么,還有連那羅啟功都代言的……
就這樣迷迷糊糊的出了高新分局的一樓電梯,就看到許晨光已經在大廳里等著,他一臉復雜眼神的看著眾人,嘴角是似笑非笑的神情,吉淼淼也臉龐一紅,剛想說什么就被許晨光一句話懟的不敢開口。
“你們可以啊!讓你們找扶貧項目,一找就找賊窩里去了。”
“許書記,我們現在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啊,這東信公司真是騙子?”
許晨光冷笑一下,當場給眾人講解起這所謂“東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整個套路:
這東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溪自治州到處詐騙,已經騙了好幾千戶農居了,用的這個套路也很陰險,說是光伏科技公司,其實就是一種金融詐騙!
這東信公司其實是聯合一個國內的大型光伏設備品牌方,以貼牌合作的名義進行推廣。
它在老百姓的屋頂上安的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太陽能電池板,也是所謂的“光伏電站”,但問題在于,它和老百姓的合作方式是租賃模式,這種租賃模式套路太深了。別看企業宣傳上是租賃農村百姓的房頂。但實際上,合同文本里寫的是:農家租賃他們的設備。也就是說,在簽完合同的一瞬間,甲方乙方的角色就對調了。按照反詐中心這邊的說法來講,這就是企業將經營風險轉移給老百姓的一種操作。
具體是怎么轉移的呢?
如果屋頂上的設備損壞,甭管誰弄壞的,都是乙方老百姓自己背鍋,得自己負責維修,否則就要承當違約責任,而且這責任一擔就是20年,有問題自己想辦法,或者高價請東信公司這邊維修。
同時,這設備點養護責任也一并推給了老百姓,不管是臟了或壞了,還是故障升級了,同樣要高價請東信這邊過來上門養護,而要是不能“持續有效的運轉合同規定的相應天數,便視同違約”,這又是一個合同陷阱。
而最恐怖的一點在于,絕大部分農戶都是被這些所謂的光伏企業忽悠著去銀行辦
(本章未完,請翻頁)
理了專項的“能源貸”,這貸款一貸就是十幾二十萬,錢直接劃撥給了東信公司,老百姓就只請回來一個需要“天天供著的發電祖宗”。
這祖宗,發電效能遠沒有宣傳的那么高,受海拔、氣候、陽面背面各種因素影響,很難達到其宣傳的發電量,而就算有些關照條件好的地方,每個月電網結余下那幾百塊錢,老百姓剛拿到手里,可但凡沒服務好房頂上這尊“發電祖宗",影響發電,叫了養護或者維修,兩相抵扣下,馬上就直接從老百姓的賬上扣錢。
隨便看看這條款:
……乙方如果耽誤30天正常發電,扣掉你一個季度的收益
……乙方如果未按照約定進行養護,造成設備損壞,將抵扣后取消收益權限……
這合同里面是一環套一環,而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