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一些這邊的軍官,大明的軍艦只是在瀨戶內海一帶,在鯨海一帶則沒有,我們可以將船只靠在那邊,然后通過陸運送來。”杰克遜顯然有多準備,對勒容的質疑立刻進行回復。
勒容則沒有繼續說話,這貸款的事情都還沒有定下來,就在這里忙著要給人家送武器彈藥。
俄國代表齊林看了看勒容,緩聲道:“如果扶桑牽扯了明帝國的精力,我國能得到什么?”
弗里曼鄙夷地看了一眼齊林,果然是野蠻人,說話就不會婉轉一些。
“我們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可以繼續深入合作,包括波斯。”克萊知道俄國人一直想南下,尋找一處港口。他們對大海的渴望尤為強烈。自從百余年前被大明在北方擊敗后,他們就停止了東進的步伐,轉而向南。而南方的幾個國家大多在明帝國的庇護下,讓俄國人也不敢下手,只是這幾年明帝國開始在各處收縮,俄國人才慢慢開始滲透。
“可以,只要我國能得到好處,我同意貸款。”齊林倒也爽快,只要有好處,他愿意付出代價。
只剩下勒容了,至于其余幾個小國,他們都看這幾位的意思,只要他們達成一致,其余的國家就會跟隨他們的步伐。
“我國希望在非洲方面能獲得更大的活動權。”德國人下手太晚,在非洲只搶占了喀麥隆一帶,其余的地方不是被英法搶占,就是受到兩國的庇護,當然,這種庇護可有可無,如果可以,兩國會很快改變自己的說法。
克萊和弗里曼一同召見了山下良久,正式通知他,各國已經決定貸款給他們,一共12億扶元,每個月1個億撥付。同時希望京都那邊拿出誠意。如果可以,各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第一筆貸款運來。
條件當然很苛刻,需要京都那邊用稅收做抵押,需要開放口岸,需要劃定各國的租界,當然很多都是在攻占東京,建立全國性的政權之后的事情。山下自然滿口答應,現在當務之急是占領東京。至于什么條件,自己則不關心,成了都不是問題,輸了啥也沒有。
各國還將運送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緊缺的技術人員來這邊,弗里曼要求山下必須做好保密,絕對不能讓大明的人知道這件事,即便知道也不能讓他們有證據。
山下大喜過望,不光送錢,還送武器彈藥,第一次趕緊這些人順眼。
雙方很快便簽訂了秘密協定,現在只等著各國向這邊運送武器和貸款到位。有了協定,柳田等人也就放心向前線運送大量的軍事物資,同時開始了擴軍,一下子又擴大了六個師的兵力。十六個師,總共二十萬大軍,除去應對金剛營和華山營的四個師和留守京都的兩個師,其余十個師全部被柳田推上了前線,大戰一觸即發。
時間在雙方的對峙中一天天流逝。隨著對面兵力越來越多,徐敬君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自己這邊一萬余人,對面光是出現的番號就有七八個師,是自己的十倍有余。即便都是新軍,戰斗力不強,那也是十萬人啊!幾千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沖鋒就能將幾個山頭鋪滿,十萬人那可是連綿不絕,望不到頭。
“殿下,東京的軍工廠又送來十二門75毫米的野炮,已經被我布置到這里的山坡后面,組建一個新的火力點,能覆蓋對面叛軍的出發地。”
隨著后方不斷送來武器彈藥,徐敬君要及時對戰線進行調整,以便發揮自己一方的火力優勢。
“炮彈配的多不多?”東京的軍工廠造火炮的水平不錯,但是由于缺乏原材料和熟練工人,炮彈的產量卻極低。朱孝銘知道其中的內幕,帝國一直控制幾個藩屬國的軍事工業,嚴格限制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