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客房,坐在小院子里,侍女端過來飯食。剛剛吃完,魏行武進來,拜托陳子陵一件事,原來各地太學都會配備一只護衛隊,以魏行武的校尉軍階,本應留在府學擔任護衛隊正,他想去平原縣學擔任護衛隊正,拜托陳子陵與文王說項,陳子陵自是應允。
下午,魏行武作為平安縣伯護衛總管兼平安縣學護衛隊正,先行去往平安縣打前站。
第二天早上,陳少華與陳子陵辭別昭文淵后,坐銘文馬車離開了府城。下午到達了平安縣,城門口,魏行武正在等候。馬車進城后,駛入了離縣城廣場不遠的一條街道。街道清幽靜逸,兩旁遍植常綠喬木。街道中段有一座三進三出帶花園的大宅子,大門上掛著“平安伯府”的匾額。
魏行武帶來六名護衛,都是軍中老人,住在前院,分三班在門口守衛。陳少華和陳子陵下了馬車,一名五十多歲的護衛迎了上來,須發花白,但腰背挺直,精神矍鑠,躬身抱拳行禮后,朗聲道:“護衛劉楚強恭迎伯爺、少伯爺回府!”“劉叔不用多禮,以后都是一家人,以后家中還要劉叔多照應。”陳少華隨和地說道。“定當效力!”劉楚強自去安置馬車。
陳少華、陳子陵在魏行武的引導下,穿過前院,來到內院。發現母親方萍含笑站在院中,妹妹陳子菡與魏小妮正玩得不亦樂乎。魏行武昨天路過平安縣驛站時,將魏小妮和她的母親徐慧娘帶到了平安伯府,而方萍和陳子菡則是由平安縣令夫人從鳳尾村親自接送過來。徐慧娘正給眾人準備飯食。
晚餐十分豐盛,大家吃得大快朵頤,徐慧娘廚藝甚好。整個府邸在徐慧娘和劉楚強地打理下,井井有條、十分妥當。
晚上,陳子陵來到父親的書房,關上書房門,鄭重地說道:“父親,我有一種獨特的真氣使用方法。”說完,真氣運轉,掌心出現了一個紅色的火球。陳少華震驚地看著火球。
“子陵,你......你是怎么做到的?”陳子陵收起火球,說道:“父親,是中丹田的妙用。真氣自下丹田出,循帶脈入十二正經,在中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丹田進行五行屬性拆分,可以從手部商陽穴、少商穴施放法術。關鍵是中丹田練成虛丹。”
“何為虛丹?”陳少華問道。“任督二脈貫通進階武師后,自下丹田引真氣灌注中丹田,反復沖涮,當中丹田出現螺旋虛影后,虛丹乃成。”“師傅書房的古籍,我也看過,中丹田是膻中穴,對嗎?”“是的,父親。此法暫時不能推廣,僅您和我知曉。”“明白。”
陳子陵自去后花園修煉,陳少華在書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第二日,平安縣令楚懷文和縣尉齊大勇來訪,陳子陵站在父親的后方,靜靜地看著來訪者,全程未發一言。楚懷文是郡城人氏,銘文師出身,外表斯文儒雅,只在偶爾間雙目精光微露,絕非看起來的文弱,他表示對平安縣學的創立,將會大力支持。齊大勇赳赳武夫,軍武出身,表面上很恭謹,對縣學的創立,表達的意思是:縣學可以和軍武學堂相互競爭,共同提高。齊大勇是縣初級軍武學堂的首席堂師。
午后,陳子陵陪同陳少華來到縣銘文館,李逸風和辛一軒已經前往府城任職,銘文館有三名銘文師調到軍隊,現有銘文師二十八人,中、高級銘文學徒一百六十九人。在征詢了銘文師和銘文學徒的意見后,陳少華現場宣布:二十五名銘文師和三十名年歲較高的高級銘文學徒調入縣學,俸祿在原來的基礎上上升一成;剩下的三名銘文師和一百三十九名銘文學徒,將成為新成立的“”平安縣銘文工坊的核心骨干,現有薪酬不變,但可享受銘文工坊的分紅。眾人為之振奮。
接著,陳少華在陳子陵的建議下,召集了所有工匠講話,主要內容有兩點:一、平安縣銘文工坊將擴大規模,需要更多的工匠。二、所有工匠的薪酬將會提高,達到能工巧匠級別的薪酬會和銘文師一樣,甚至更高。對于沒有住處的工匠將會提供免租金的屋舍。
十天后,可容納一千五百人的平安縣學正式掛上招牌,開始招收學生,縣令楚懷文到場祝賀,并派出衙役到各個村鎮張貼告示:十到十五歲的少年無論是否修出真氣,都可到縣學報考,錄用者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免費食宿,畢業者可以擇優升入府學,也可到銘文工坊做工。
一個月后,在平安縣學的旁邊,占地頗廣,可容數千人的“平安縣銘文工坊”也靜靜地掛上了招牌。原銘文館的所有工匠、銘文學徒、銘文師以及所有的設備、材料都遷到這里。青色的高大圍墻將整個工坊圍在其中,工坊里分成三個區域,分別建造了闊大的工匠操作間,寬敞的普通銘文制品銘刻間以及精致的高級銘文制品銘刻間。另外,還建有生活設施,給工匠提供食宿。整個工坊條石鋪路,綠樹環繞,十分整潔。
原來的銘文館轉賣給了一家叫“鳳尾商會”的組織。陳少華和陳子陵回鳳尾村與村長陳豪詳談了一次后,鳳尾商會成立了。整個鳳尾村的公共資產并入鳳尾商會,鳳尾村的村民,每家在商會占有不同份額的份子,具體的按照原來各家的積分分配。鳳尾村的狩獵大隊也轉到商會麾下,改稱鳳尾商隊,商會每月發放俸祿。
其間,陳子陵找方大生拿到先前打造的兩件器物,其中一件“一個車架帶兩個車輪、還有把手和前叉的器物”,陳子陵在給器物的兩輪上涂抹了厚厚一層瓊脂樹汁,并且銘刻了符文后,騎著這個銘文裝備,在村中溜了一圈,瓊脂樹汁有很好的減震效果,騎起來既舒服又快捷,而且可以通過輸入真氣驅動,也可以放入元氣石,激發元氣石后自行驅動。這個銘文裝備的速度可比全力奔馳的馬車。陳子陵將它命名為“銘文單車”。村里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紛紛要求父母定制一輛。
原平安縣銘文館被重新修繕一新,掛牌“鳳尾商會”低調地開業了。鳳尾商會采用前店后坊的模式。村里的銘文師陳振東和方恒坐鎮鳳尾商會銘文工坊,專門制作特色銘文制品,供應商會店鋪的需要。
開業第一天,商會前面的店鋪推出了兩種令眾人驚艷的銘文制品:能發出各種色彩的、不同造型的、不同大小的各式“銘文燈”。能夠日行五百里的、可自行驅動的“銘文單車”。
一時整個平安縣城沸騰起來,官員內眷、富商豪門紛紛驅車前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