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軍城間的四大府長期被鎮北軍掌控,知府等官員都來自軍方。楚家出力也只能撬動幾個縣,推廣使用育田導軌至此停滯不前。
昭世杰的態度,敢無視的人不多。
五大軍城間的四個大府廣平府、建安、固始府、興平府共有人口五千余萬,由于軍方的胡亂管理以及沉重的賦稅,民生越來越艱難了。
楚家于是大力在鳳郡之外的各郡推廣育田導軌,宋郡和徽郡效果最好,當年糧食即增產三成,次年增產四成。巴郡和三山郡因為多山地,推廣效果稍差,但是也達到了糧食增產兩成的效果。
整個楚國的糧食儲備在五年之內翻了一番,民間呈現出物阜民豐的盛世景象,文王十分高興,將陳少華和楚家的功勞上奏給楚平帝。
楚平帝龍顏大悅之下給予兩家極為豐厚的封賞。楚平原任職戶部侍郎的三爺爺楚中行被封侯,大爺爺被封為靖安伯,楚平原的親爺爺也被封為固安伯。
文王在考察了楚中行的能力、品行之后,舉薦其升任為戶部尚書。楚家在都城應天的勢力迅速增強。
陳少華被封為開國侯,平安縣侯。這是極為罕見的情況,楚國建國以來,還從來沒有不憑軍功就能授封開國侯的先例,頓時舉國皆驚。
這里面有三個不為人知,也不能公開的原因。鎮北軍目前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種種亂象讓文王等皇室人員十分憂慮,故而需要培植勢力予以制衡,因為迅速壯大的實力,以及鳳郡平安縣的地理位置,陳少華是最合適的人選。
陳少華貢獻的銘文手卷、育田導軌、自走銘文弓弩,極大地壯大了楚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功勞顯著,不小于開疆拓土的軍功。
最重要的原因,以陳少華和文王之間的關系,可以算是半個皇家人,值得皇家信任。
作為開國侯最為重要的待遇,昌平府被劃為陳少華的治所。合府官員及整個昌平府的城衛軍皆為其掌控,所有官員的任命其一言可決,只需事后向吏部報備。
陳子陵作為陳少華的長子,也被封了一個伯爵的勛階,這倒是順理成章之事,只是封號有些怪異。封號渡月伯,封地為渡月湖,封地里并無戶籍人口。陳子陵可以自行招募下屬,但一應花費都需自行承擔。故而,對他招募下屬并無數量方面的限制。
與封賞一起下達的是,皇家中央軍團十萬具“自走銘文弓弩”的訂單。每具“自走銘文弓弩”的價格為成本價五十青元氣石,整個訂單總額五百萬青元氣石。
銘文自走弓弩的主要材料光耀晶石和銅木樹,只有鳳尾商會能夠采集到,所以皇家并沒有自行生產,而是向鳳尾商會下達了訂單。
不久,楚平原的爺爺楚中元攜楚懷文、楚平原拜訪了平安縣侯陳少華。
楚家和陳少華合作,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收獲極大。楚家希望能夠和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