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學在南京讀所以大學期間有關日本的話題提到得很少,電腦里唯一的日文音樂是當時很流行的青山黛瑪的《留在我身邊》,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誰下載到我電腦里的,倒是和南京的朋友吃過幾次味千拉面,什么火山拉面,豬排蓋飯,鰻魚蓋飯,點的什么我都還記得,還記得菜單上可愛的日本女孩照片。
某天晚上那個曾經好意給我“帶情報”的室友笑著對我說“你知道嗎?日本有一個女子組合有48個人。”我沒有太吃驚,只是有點不屑,心想不過是博人眼球罷了。他把u盤遞給我問我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我也抱著獵奇的心態看了一下,看完之后也并沒有被驚艷到,完全就是一群一臉稚氣的女高中生嘛,我一直認為男生追求比自己年紀小的女生是無能的表現,自己似乎對姐弟戀更為憧憬,那個北京女孩就比自己大了3歲。
大學的住宿環境很差,人聲嘈雜,很多時候不能按自己的作息時間規律生活,整整三年一直如此,也許是自己神經太敏感了,這也許是大學生活唯一讓人感覺不美好的地方,所以雖然在大學的時日不多了,但想想能早日脫離這個糟糕的環境也是期待的。
大學的最后一夜是和一位關系不錯的室友在網吧度過的,早上天蒙蒙亮時我們回宿舍休息,回宿舍的路上看見一個很小的小孩拍著籃球往學校里走,我似乎又記起我那個街舞朋友說過的“又不是小孩子了,干嘛這么努力”這句話,于是我對室友說“小孩子就是有干勁,長大后就……,室友似乎明白我的意思接著我的話說“長大后就知道做這些沒什么意義”。
他比我先動身,我那時還在睡覺,后來他把我叫醒,說他女朋友搬不動那么多東西,請我幫他把東西搬到校門口,我還沒從睡夢中緩過神來,只是滿嘴地答應,一路上他不斷道謝,到校門口她女朋友已經叫好車在門口等了,雖然和他度過了整整一夜,但最后還是說聲再見比較好吧。
我下午的車票,走時和另一位室友正好一起,這位室友比先走的那個室友認識得還要早也是最早的朋友,但三年過后關系也就不冷不熱了,那些一起爬山,因為害羞要我陪他的聯誼活動以及我向他展示剛學的舞蹈動作的記憶已被時間隔得好遠好遠。我倆走時門衛大叔對我們親切微笑叫著我們的名字跟我們說再見,同行的室友暗暗說了句,“再見的機會不大”。
因為大學三年沒有發展任何戀情,所以離開時還是很瀟灑的,但依稀記得某個教師節清冷的早晨,我到學校外的花店買了兩支花,一支康乃馨,一支玫瑰,分別送給每天早上都會點名的班主任和當天上第一節課的英語老師,本以為自己會第一個到教室然后將兩朵花無聲地放到講臺上,但教室里還是有兩個女生比我先到了,我依然按計劃將兩朵花放在講臺上,并有意加大了兩朵花的距離。
那天也只有我一個人想到給老師送花,班主任點完名就走了,兩朵花留給了接下來進來的英語老師,英語老師看見花時異常開心,說自己好久沒有收到學生的花了。課程結束后,老師臨走前拿起兩支花猶豫地說拿哪一支呢,之后舉起那朵玫瑰說:“那就這支吧,謝謝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