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發生在一節晚自習,教室里上晚自習的人稀稀落落其實并不多,但緊鄰林束身后就坐著兩個人,不安分的兩個人,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還不時發出讓人不舒服的竊笑聲,這讓性格安靜的林束很是惱火,心想為什么這么倒霉和這么兩位“粘”在一起,他一時情緒失了控斥責了后面的兩人,讓他們成了全班的焦點。之后這兩個人確實沒有再談笑,但取而代之的是聽到一些其他異響,一會是筆帽掉地上的聲音,一會是挪桌子凳子的聲音,讓人無法安神。
發出聲響的是其中的一人,此人長相早熟,已經到了分不清是高中生還是中年人的地步,雖然還不算是那類喜歡惹事生非的學生,但也是大大咧咧,有著無賴性格的人。在此之前林束還是頂敬重他的,畢竟人長得成熟,像是有點生活經歷的人。
因為座位是固定的,所以如果和身后的人有了矛盾,那么自己絕對是處于劣勢的,加上林束也是要面子的人不懂得主動去和解,再說受到這種變相的反擊也沒必要去和解。到底這些聲音中是否帶有惡意,這件事是不是就此為止了,這些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漸漸成了林束的心理障礙,也就在此時林束對聲音的感知越來越敏感了。
高三的學習氣氛緊張,班主任每晚都會來查晚自習,但來的時間是隨機的,他來的時候喜歡站在教室后窗外先觀察一番,加上是個“老煙槍”,所以每聽到他清嗓子就知道他在后窗看著呢,林束恰巧就坐在靠窗戶的位置,所以每次聽見班主任在身后發出的細微聲響,都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一種很強的壓迫感。這種壓抑的情緒對他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負面的情緒漸漸讓林束的身體也出現了變化,聽見異響時身體會本能地抽搐,曾經的自信和從容被這種控制不住的抽動擊得粉碎,漸漸的他從一個自信愛幻想的男孩變得陰郁了不少。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做著不和諧的夢,唯一一次他夢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見和姐姐哥哥一起騎自行車,在夢里他是笑的,還特意將這個夢記在了日記本里。
當然,他也在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運動,每天抽空到操場跑步,繞著跑道最外圈跑四圈。在跑不動時,心里偶然冒出一句“人生最大敵人是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曾看的《智慧背囊》里的某段才想出來的,這句話曾激勵過他一段時間。
空蕩的體育場,湛藍的天空,飄散的蒲公英,都成為治愈他內心的“偏方”。他現在后悔當初沒去藝術班了,因為有時為了跑完指定圈數,他甚至不顧上課時間,以致沒時間等緩過勁來就冒著熱氣進教室上課。他似乎陷入了一場和自己的較量。
事情也是有轉機的,元旦的一次放假,下午放得早,他坐上回家的公交車,望著窗外明媚的陽光,突然有了一種想走回家的沖動,于是他當即下了車,在結束這段緊張的生活后第一時間任性了一把。看著路邊小樹剛長出的新芽,廣袤的田野,以及內心對家的渴望,十幾公里的路伴著愉快的心情一口氣走完了。在元旦放假期間他似乎又找回了自己,甚至比以前更加自信。這種自信大概一直維持到了寒假結束。
高三最后的半年,也許是臨近高考,某些無形的壓力又讓他無法忍受,當自由的個性要屈從于刻板的制度時,他選擇了逃離,他寧愿考不上大學也不愿磨滅掉自己的個性。說服父母讓自己在家復習考大學后,他終于可以一走了之了。
在家確實能擺脫一些曾經的干擾,但林束很快發現自己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快要入睡時腦袋會像被電擊了一般,從半睡眠狀態中驚醒。曾經他以為只有外界刺激才會導致身體抽搐但沒想到身處寧靜中也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而且并沒有轉好的跡象,那時他意識到長期的緊張情緒給身體也造成了創傷。
這種身體的創傷集中體現在背部和頸部的無故抽搐以及無法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受的面部痙攣,臉有時會發麻,感覺到皮膚下的細小神經仿佛在游動一般。玩自己曾經拿手的游戲時會被突然的游戲聲響嚇得一哆嗦。
林束感慨命運為什么和他開這樣的玩笑,在他準備開始五彩繽紛的大學生活之前。林束雖然學習不夠優秀,但他能感受到自己身體里有某種力是躍躍欲試的,他并不覺得學習對于他是唯一的出路。高中時他最拿手的學科是生物,生物學里指出生命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損傷出現得越早,那么之后對生命體的影響就會越大。這讓他懷疑曾經想到大學里完成的夢,是否真的能如愿實現。
在家的這段日子讓他第一次品味到了孤獨的滋味,因為不想辜負父母的信任,所以一個人在家時,他也是拒絕一切娛樂的。但寂寞的生活也有緩沖的余地,為了高考,他每天也會看看時政新聞什么的,所以每天早上會按時看中央電視臺的早間新聞《第一時間》,一段時間后他喜歡上了這檔節目的女主播謝穎穎,每天早晨都期待看見她走上主播臺,女主播有時也是不同的,他還幻想過如果大學能到北京讀的話一定要到中央電視臺門口等到她。
高考在林束腦海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考語文試卷上的那道作文題《懷想天空》,他寫這篇作文的靈感來自他在家時某次望向窗外時看見窗角結的蛛網,這蛛網與窗外的天空印合在了一起。于是他就寫了一個關于蜘蛛的勵志故事。
高考完后林束和高三的同學又聚了一次,聚會結束,和同行的最后一位同學告別后,他感受著回家途中的細雨,他感覺新的生活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