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丙忿忿地:“那還能為什么啊?就因為杞梁那幫龜孫子,明明自己先臨陣
(本章未完,請翻頁)
脫逃,事后倒打一耙,竟要以臨陣脫逃罪,加違抗軍令的罪名,處置蒙公望和那班幸存的弟兄們,還將丟失城池的罪責,全都推到蒙公望一人身上,說他違抗軍令,不服從上司調遣,擅自行動,削弱我軍防守兵力,才造成西河重鎮失守。逼得蒙公望他們走投無路,最后只得上了終南山落草為寇。咳,想起來,就叫人生氣!原本還打算在軍營混出點名堂來呢,靠,現在全他x的沒指望了!”說罷,端起酒杯一仰脖一飲而盡。
眾軍士不禁為之唏噓。
軍士乙:“不過,新任左庶長大人倒像是個干實事的好官,上任伊始,就大刀闊斧變革新政,廢井田,開阡陌,勸農耕戰,獎勵軍功。其中明令規定,無論在軍中擔任何種職務的大小將士,均可憑軍功,換取功名富貴,而且,還規定,豪門望族的紈绔子弟,也要憑他們積累軍功,來換取爵祿,包括王室宗戚在內也是如此,概莫例外。”
軍士丙不以為然:“切!難道你沒有聽說過,‘新官上任三把火’嗎?那無非是做做面子,說說而已,當不得真。”
軍士乙:“我看左庶長是來真格的。前幾天新法令頒布前,左庶長就怕老百姓不相信他的話,還專門在城門口立木求信,重金獎賞肯聽從他的話的百姓。此事轟動了整個京城。等到左庶長頒布新法令后,老百姓都說,只要是左庶長下的號令,肯定是說話算數的,是絕對可以相信的。不光老百姓這么說,就連咱軍營里的弟兄們也都打心眼里擁護左庶長的新法令呢。”
軍士甲、軍士丁、軍士戌都點頭表示贊同——
“嗯,是有這么回事。”
“我也聽說了,確實如此。”
“俺們軍營里也都在議論左庶長獎勵軍功的新法令呢。”
“照你這么說,我們還真有機會建功立業?
“那還真背不住呢。”
衛鞅望著這些淳樸的普通一兵,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有此等血性男兒,充實到軍營,假以時日操練,必將成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威武之師!
他想起自己初進函谷關之時,親眼目睹了秦民任俠公義的壯舉,由衷的發出“壯哉!”慨嘆,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他就堅信大秦民心可用。自己在秦國定能夠大有一番作為。
正在此時,街對面傳來凄厲的呼喊聲——
“玉兒哪——你在哪兒?爹來找你了!”一個年屆六旬,步履蹣跚的龍鐘老漢呼喊著,徑直要沖進怡春院。
老鴇忙叫護院保鏢攔住老漢,氣急敗壞地罵道:“你這個瘋子老頭,找什么驢兒竟跑到老娘這兒來胡鬧!純粹是昏了頭!還不快滾開!真是敗興……”
老漢哭喊著:“你們這幫強盜……硬生生搶了我的女兒,關到這窯子,你們……喪盡天良啊!”
老鴇火冒三丈:“你個老不死的亂嚼什么舌根?我們這里的姑娘,都是花大價錢買來的。再在這兒胡鬧,我就叫官府把你抓進大牢,叫你嘗嘗蹲大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