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有技術大佬看直播呀?多的人家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超凡結合科技的產物,根據一個白胡子老爺爺說,放在以前的話,沒有五十年都完成不了這樣的科技突破。”
“呀,先不說這個了,你們看那邊。”
“那個金燦燦的應該是土澳和埃及聯合打造的飛船,和那個法老一樣的顏色,真的是太土了。”
“看來,其他國家也已經抵達宇宙了,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和他們會合,然后一同前往月球。”
探索宇宙,是全人類至關重要的一步,而并非是什么絕密計劃,因此各國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向全球民眾共享宇宙之中的情況,以及他們的航天進展。
金燦燦的宇宙飛船出現,不僅僅是張子晴看到了,地球華夏的許多觀眾也看見了。
而從那似是而非的造型尾部噴涌的推進火焰來看,有技術大能當場立下FLAG,動力總成應該是差不多的原理和技術,最多在細節優化和調教上有所不同,如果說的不對的話,直播吃屎。
現在的人啊……動不動就吃屎,但是真吃屎的又有幾個人呢?
但是不管怎么說,隨著原定計劃的展開,各國的宇宙飛船開始集合到一起,讓整個地球看到了如今地球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當這些飛船集中在一起的時候,不少的地球人才恍惚間回過味來,乖乖,地球現在都這么猛了?
要知道,就在兩三年前,別說登月了,連正經能夠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各國都沒有。
而眼下呢,不但有了,而且還特么組成了一支小型的艦隊!
不過雖然是艦隊,但是各國的風格也能從宇宙飛船上看出一二來。
華夏的飛船中規中矩,仔細看的話細節地方充斥著華夏風格的元素,讓人過目難忘。
扶桑的飛船充滿科技感,與此同時扶桑那種類華夏的元素也能在飛船的細節上得以展現。
毛子的飛船則是顯得粗獷無比,地風水火的涂裝在飛船之上,讓整個飛船都充滿進攻性和一種工業的野蠻感。
土澳的就不用說了,賽特強烈要求必須用埃及風格造型,以至于金燦燦的飛船土鱉無比。
歐盟的飛船則是顯得很是大氣,是那種有著最頂尖工業設計和動力學設計的大氣,沒有任何文明結晶的痕跡,就是最簡單利索的線條。
至于花旗的飛船?
整體涂裝就是花旗國旗不說,造型也是大膽前衛,就如同從科幻片中走出來的一樣。
沒辦法,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西方倒是還好,文化底蘊不算是多足。
但是對于東方的國家來說,文化底蘊這玩意已經流淌在東方人的血脈當中了,哪怕是設計宇宙飛船,不經意的時候也會讓自己獨特的文化出現在飛船的細節上面。
結合全球之力,用超凡物資和科學技術交換,用制造能力換制造能力……種種的交換之下,實際上各國飛船的水平差不多。
不同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設計和細節的調教了。
這一點,華夏自己很清楚,和西方國家比,自己的調教是吃虧的。
但是那又能怎么樣呢?
大家是聯合探索宇宙的,不是在宇宙之中飆車的,細微調教上的差距,并不影響太多,或者說對于任務目標根本就沒影響。
超凡核動力擺在那里,華夏的飛船最多能量損耗大唄,但是再大也夠用啊!
而且損耗大也有損耗大的好處,從某種角度來說,意味著皮實。
就好比華夏的五菱宏光,吊打全球誰敢不服?
扶桑的兩田,無數車系和車型加起來,也干不過一個五菱宏光的銷量。
這就是皮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