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老師多寶道人也是在功德的促使之下突破到了準圣初期,斬去了善尸。
隨后,五帝之中的高辛繼位,被稱為帝嚳。
帝嚳繼位之后,廣施予恩澤于眾人,卻不及其自身,他耳聰目明,可以了解遠處的情況,可以洞察細微的事理,他順應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修養自身,天下歸服。
他收取土地上的物產,儉節地使用,他撫愛教化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他們,他推算日月的運行以定歲時節氣,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識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
帝嚳治民,像雨水澆灌農田一樣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沒有人不順從歸服,史書頌之:“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寧天地,神圣靈賓,教訖四海,明并日明。”
值得一說的是,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傳說帝嚳有四妃,長妃叫姜原,是有邰國君的女兒,相傳姜原在娘家時,因出外踏上巨人腳印而懷孕,因無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棄于深巷、荒林與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鳥保護不死,所以起名叫“棄”,后來長大喜歡農藝,教人種五谷,被尊為后稷,成為周民族的祖先。
次妃簡狄,是有松國君的女兒,相傳簡狄在娘家與其妹子建疵在秋分時到玄池溫泉洗浴,有燕子飛過,留下一卵,被簡狄吞吃,后懷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
三妃慶都,相傳她是大帝的女兒,生于斗維之野,被陳鋒氏婦人收養,陳鋒氏死后又被尹長孺收養,后慶都隨養父尹長孺到今濮陽來,因慶都頭上始終覆蓋一朵黃云,被認為奇女,帝嚳母聞之,勸帝嚳納為妃,后生堯。
四妃常儀,聰明美麗就,長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摯,摯與堯都繼承了王位,作了帝王,由此可見,軒轅一脈開枝散葉,自軒轅過后歷經五帝、商周世代都是他的骨血后裔掌控天下,因此后世不少人尊軒轅為炎黃始祖。
帝嚳在位期間,深受無當圣母影響,而無當圣母性情溫和,因此,帝嚳治理人族之時廣施仁政,不似軒轅、顓頊一般折騰,如果說軒轅黃帝和顓頊最大的功勞是一統人族,為后世立下了基礎,為人族初步建立一個家國的概念,那么帝嚳最大的成就就是恢復了神農時代衣食無憂的幸福安康生活。
帝嚳對內與民生息,對外停止征戰,許多偏荒蠻族受其感召接受和平,人族進入了一個平靜而又蓬勃展的時代,于是,帝嚳有感無當圣母的大德,大力宣揚截教,使得截教在人族一時間威望再度大漲,遠遠蓋過人教。
如此又過了百年,此時,帝嚳在位已九百九十九年之久,如今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帝嚳也是功德圓滿,之后便隱居人族圣地,在其離去之時,女媧立下五帝,天降功德。
無當圣母得了兩成,修為直接提升到了大羅金仙道果修為,五帝證道雖有功德,但卻遠遠比不上三皇,無當圣母只是得了兩成功德,加上她原本也只是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為,自然不可能突破準圣。
而帝嚳,則是突破到了準圣巔峰境界,與顓頊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