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造化低,決不后悔!”
“哼,你小看了我!既嫁與我為妻,怎不隨我去。必定要你同行!”姜子牙心中知曉自己以后位極人臣,不想拋棄發妻,可是馬氏又如此倔強,姜子牙心生動強之心。
馬氏大怒:“好你個姜子牙!今日我便跟你坦白了,若是不寫休書,我便告知我父親與兄長,同你進朝歌見天子,也講一個明白!”
夫妻二人正在此斗口,宋異人同妻孫氏來勸子牙,說道:“賢弟,當時這一件事是我作的。弟婦既不同你去,就寫一字與他。賢弟乃奇男子,豈無佳配,何必苦苦留戀他。常言道:‘心去意難留。’勉強終非是好結果。”
姜子牙臉色稍微的緩和了些,說道:“長兄、嫂在上:馬氏隨我一場,還不曾享過清福,我心中不忍她離去、她倒有離我之心。既然兄長都如此說,我就寫休書給她。”
姜子牙寫了休書拿在手中,看著馬氏緩緩說道“娘子,書在我手中,夫妻還是團圓的。你接了此書,再不能完聚了!”
馬氏伸手接書,全無半毫顧戀之心。姜子牙仰天長嘆:“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自由可,最毒婦人心!”
馬氏收拾回家,姜子牙也是打點行李,然后作辭宋異人、嫂嫂孫氏:“姜尚蒙兄嫂看顧提攜,沒想到有今日之別!”
宋異人煮酒與子牙餞送行,飲罷,遠送一程,問道:“賢弟往那里去?”
“小弟別兄往西岐做些事業。”
“也罷,倘賢弟得意時,記得給我書信,也好讓我放心,若是西岐不行,賢弟便回來,這偌大的家業,你我兄弟二人平分,未嘗不可。”宋異人還是不想讓姜子牙離去。
子牙離了宋家莊,取路往孟津;過了黃河,徑往澠池縣,往臨潼關來。
只見一起朝歌奔逃百姓,有上萬黎民,父攜子哭,弟為兄悲,夫妻淚落,男女悲哭之聲,紛紛載道。
姜子牙攔下了一群百姓,問道:“你們是朝歌的民?”
內中也有人認的是姜子牙,眾民叫道:“姜老爺!我等是朝歌民。因為紂王起造鹿臺,命崇侯虎監督。那天殺的奸臣,三丁抽二,獨丁赴役,有錢者買閑在家,累死數萬人夫,尸填鹿臺之下,晝夜無息。我等經不得這等苦楚,故此逃出五關。不期總兵張老爺不放我們出關。若是拿將回去,死于非命。故此傷心啼哭。”
姜子牙一想,這里總兵乃是張鳳,與自己也算是同朝為官,自己前去說道一番,應該可以讓這些百姓過關,當即便自身前往關內。
找到了張鳳,將紂王的暴行說了一遍,有說道外面有上萬百姓在逃難,可是姜子牙說完,張鳳非但沒有開門,反而要將他緝拿,然后再將那些百姓,統統拿下,獻于朝歌。
姜子牙感覺到事情不妙,在士兵還沒有拿住他的時候,他便利用土遁,遁出了關中,回到了那些百姓的面前,見到姜子牙返回,當即那些百姓,都是圍了上去。
“姜老爺如何了?我們可能過關否?”
面對百姓的詢問,姜子牙頓時便是搖了搖頭說道:“張鳳那廝,不為人子,不但不讓百姓過關,就連我,他們也想緝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