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之后,王家坡的天氣變得更熱,雨水也變得多了起來,基本上每天都要下一場,有時一下就是半天,地里變得非常潮濕,甚至積水。
人們下不了地,自然就閑了下來,陽剛也沒有讓這些人回家,工錢照付,現在留下的都是吃苦耐勞的人,如果讓他們散了,到時要找人家肯定有怨言。
關姬就和錢銘興一起看書,累了也跟著幾個婦女一起做做鞋子什么的打發一下時間。
陽剛反而沒事可做,又不想在人前看書,免得人們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只是小學畢業。
有時就看看人們做鞋。
這時,大家都不是太富裕,手邊沒有多余的錢,也只能是拼了命的節約,把一些爛得不能再穿的衣服收集起來,裁剪開來,再用魔芋面熬成的漿沾成千層底,再用麻線一針一針的納成。
這樣做起來,實在是費力費時,可謂是千針萬線挑成。
不過,當時很是流行,基本上文城和煙城一帶的女人都會做這種千層底的布鞋。特別是剛訂了婚的女人,男方逢年過節來一下,俗稱拜年、拜節,女方一定要做上一雙給心儀的男孩子。
而這鞋子做工好壞,直接代表著本事,代表著這人手巧和用心程度。
男方也沒有什么貴重的禮物,一般就是一些糕點之類的表示一下心意。當然,遇上一個條件好一些的男友,也會給未婚妻一點小錢,就當是給她添點針線錢。
陽剛看著幾個認真納著鞋底的人,有兩個還沒有結婚的少女,就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把鞋子藏到了背后,其他幾個結了婚的少婦就打趣幾個小姑娘:“躲什么呢?做一雙給陽總呀!”
“陽總自然看不上我們這些人手里的鞋子,人家妻子多漂亮!”兩個少女羞紅了臉,依然補充了一句,不是自己不想給,是陽剛不喜歡。
陽剛笑了笑:“這是人家姑娘做個心上人的,我怎么好意思要。”
他的心里自然明白,收了一個女孩子的鞋子代表著什么?肯定不敢占這種小便宜。心里突然一動,自己還一直想不到文城里面的火柴廠要用來做什么,不是再過兩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糧食充足之后,自然想要提高一下生活水平。
而這時,糕點就成了過年過節必須品,走親戚離不開,去未婚妻家更是不能少,而且,一旦定了婚,就得年年去,一直要到結了婚的第二年,這時,用量更大,妻子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得走到,至少一家兩封糕。
然而,再過一年半載,生下小孩子,又得帶孩子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拜節。
可見,這用量不是一般的大。
陽剛的眼里閃過了一絲精光,就這么定了,再過幾個月,就提前把廠子開起來。
陽剛想到這兒,高興地對著幾個女人說道:“你們慢慢聊,我先走一步。”
說著,直接到了關姬和錢銘興的門前,對著兩人笑了笑。
兩人見到陽總突然變了一個人似得,臉色好看了起來,不由得心里一驚,這小子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壞主意,一看就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