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便搖頭說道,“不行,此事必須重罰。便是太子真有反意,朕也不得不為!”
李二說完,段綸頓時就愣住了。
我去,不是吧。
把太子逼反也要罰?
這不是開玩笑嗎,現在氣候已經入秋,別說是太子了,便是自己,還有這般大臣,到年底也憋不出百篇策論啊。
那是策論,不是話本故事啊!
而杜如晦和魏征,還有其他幾名大臣則是吃驚的看著李二。
杜如晦和魏征對視一眼,腦子都不太會轉了。
我擦,陛下這是打算明說了?
其實他們都知道李二是準備干什么。
這……這是要換儲啊!
段綸大驚,當下就要叩首勸諫。
不過還未言動,李二就直接一擺手,阻止了他。
“不必勸朕了,這事又不是兒戲。你們會考慮的,朕做爹的難道不會仔細考慮?”
“太子這個位置,自古最為敏感,古人曾說亂江山之錯者莫大于立儲之錯。”
“當年戰國之時,趙武靈王何等英明?就因為立儲選了小兒子,結果趙國政變不斷,為外敵所趁,從此國勢一落千丈。朕豈能不吸取教訓?”
……
李二說的十分認真,杜如晦和魏征頓時都低下了頭。
不過……
段綸,還有其他幾個過來議事的大臣,卻就陷入了疑惑。
紛紛抬頭,詫異的看著李二。
這……
李承乾好像就是李二幾個子嗣里年紀最長的啊。
不讓李承乾當太子,那為何又說長幼有序?……
這個奇怪的矛盾點在眾人腦海中盤踞不去。
不過誰也沒有想明白這是為什么,最后只能暫時擱置。
只有魏征、杜如晦兩人面面相覷,眼中驚愕。
這一日夜間議事過后,兩人結伴離開皇宮。
路上……
走到一半,杜如晦忽然嘆息一聲。
“唉,玄齡最近去忙糧草了,不然我等也好仔細商量一下……”
“呃……”
魏征遲疑了一下,接著卻道,“其實也無甚可商議處吧。”
“陛下這意思,我看也十分明顯了,分明便是……”
魏征話音還未落下。
杜如晦已然點了點頭。
“想來便是如此了。本來陛下便有改儲大皇子之意,這對我等也是好事。畢竟大唐立國不長,需要英主。”
“從擇賢的角度說,選擇大皇子再好不過。要說立長不立幼,那也應該是大皇子啊。”
魏征想了想,接著說道。
“想來陛下心中已有定見了,其實我等也不必過多關心。今日之言,有不少人都聽見了,陛下能吹這一通風,應該就是準備擇日公布消息了。”
杜如晦也點點頭。
“我估計,就等突厥戰事明確,事情應該就定了。屆時突厥人授首,各路世家大族也翻不起浪花,世道平靜下來,便是殿下入東宮之時了。”
“哎呀……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出了皇宮老遠,月光皎潔。
杜如晦這一聲慨嘆,魏征也笑了起來。
“大唐最賢能的年輕臣子,正好就是未來的陛下。若是知道這一點,怕是突厥也好,高句麗也罷,那就再也不敢與我大唐交惡了。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