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倉節在燕北,一般是由內宅婦人操持。
畢竟燕北的壯年男子常年征戰在外,農事方面只能由家中老弱婦孺一肩扛起。
從這方面來講,燕北的女人真的很了不起。
今年雖然打算格外隆重的舉辦,也并非那種全國性的大典,而是由燕北王府挑頭,召集勝京的權貴之家的主婦們共同舉行,算是主會場吧。
民間則效仿此等方式,由交好的人家共同舉辦,熱熱鬧鬧的慶祝一場,算是各個分會場。
上午陽光最燦爛的時候,各會場都分別舉行固定的祭祀儀式。祭天,祭地,祭倉神,農神。過了晌午十分,氣溫較高,就進行游行花會。
但這種花會并不出現鮮花,畢竟燕北苦寒,還沒出正月,處處凍土,哪里來的鮮花?
不過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以紅紙剪出了各種人物、動物還有植物的造型,懸掛于高挑的竹竿之上,當風吹過的時候,剪紙飄揚,就變得生動起來。
有的像婦人在打掃,有的就像農人在耕種,有的像萬物繁茂,以此來表達勤儉持家,勞動致富的美好愿望。
往年天倉節都是小魏氏來主持的,今年雖然有肖絳這個正牌的王妃,但并沒有人問過她,她自然也不會主動提及。
那么小魏氏當仁不讓,甚至都沒有通知她參加,就當她是透明人。
她當然不會為這件事不高興,還樂得清閑,不用參加祭祀那樣鄭重其事的場合。那都要穿得正正經經,規規矩矩,還不斷的三叩九拜,實在很不舒服。
聽說連飯也不能吃,水也不能喝,不然人有三急,如果正在祭祀中……
于是,這天學里放假,肖絳舒舒服服睡了個懶覺,中午吃了飯就粗略偽裝了下,免得被人認出,帶著阿泠和阿離去街上看花會游行。
結果古代人的心靈手巧,人民的淳樸愿望,真的令她大開眼界,非常非常開心。回去之后就更有興致做自己的燈瓜,準備晚上參加學里舉辦的特殊慶祝。
王府的主會場設在萬和院。
那個院子就在德耀門的東側,介于王府的內廷和外廷之間,地勢平坦,占地廣闊,正是高闖平時舉行重大慶典之所在。
因為北方風高,氣候不像南方的天氣那么溫和濕潤,所以肖絳把舉辦燈瓜節的場地,就選角落的一處寬闊走廊里,還在兩側豎起了幔帳,足夠防風。
當然,她事先和林先生報備過,也知會過王府內務真正的掌權人小魏氏,得到了首肯才著手準備。
而所謂燈瓜,就是用面食捏成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形狀,蒸熟晾涼之后,在上面插上小而纖細的蠟燭。
“我要捏個小狗,再捏個小貓,我喜歡小動物。”肖絳吩咐著阿泠和阿離。
她就是個腦筋巨人外加手工矮子,餿主意亂點子挺多,但一動手就變殘疾了。
所以她想好了花樣,并粗略的畫了畫,其他就由阿泠和阿離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