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輕易就供出了廖大人……”高闖忽然開口,“本王知道你是誰。”
君無戲言,而且他的神情那樣冷靜和鎮定,這句話肯定比真金還真!
那女犯聽到,不禁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高闖卻不理會了,只以眼神示意肖絳說下去。
之前凡此種種,他已經聽老郭跟他說過一遍,但是他還想聽肖絳親口來解釋。
“北剎毒和北剎人一樣,比較粗獷。所以這毒藥并非無色無味,因為北剎人好酒,這毒也有淡淡的酒味,本來也是摻入酒中的。而素糕都是用發面蒸的,我的丫鬟本來弄得挺好,只是我手腳太慢,造成了面二次發酵,有點發過了。所有人都知道,面如果發大了就會有一種淡淡的酒味,正好掩蓋了毒藥的氣味。”
肖絳有點愧疚的看了高闖一眼。
如果不是她廚藝實在是太垃圾,也許敏銳如高闖會發覺到那塊素糕有些異樣。
“至于,你是通過什么方法把毒藥撒到我的素糕上的……”肖絳拖了一下尾音,看到祝飛張大了嘴巴瞪著她,一臉急切想知道答案的模樣,說,“是蠟燭!”
咕咚一聲,祝飛咽口水的聲音,在短暫的寂靜中十分明顯。
食物有毒,一般情況下,所有人都會調查食物以及食水的來源,經手的人都是誰,都做過些什么。
但當老郭查了一遍還是毫無線索后,肖絳給了新提議。
畢竟,既然食水都沒有問題,前一刻她才吃過也沒有問題,那么下毒藥事件就只能發生在外面介入的東西之上。
那么,也只有蠟燭,插在燈瓜上的蠟燭。
當時孩子們嘻嘻哈哈的,把自己的燈瓜擺上,伺候他們的丫鬟小廝就跑來跑去插蠟燭,并點燃。那個時候,實在太容易做手腳了。
要不怎么有個詞叫混水摸魚呢?
高闖心血來潮……
應該是心血來潮吧,要吃她做的素糕,咬下去之前,自然是拔掉了蠟燭,隨手放在了展臺之上。因為燈瓜節開始了有一段時間,那蠟燭燒得只剩下一點,這也在客觀上加重了毒性的滲透。
幸好在小魏氏直接指證肖絳是兇手前后,她也嚇呆了,站在原地沒有動,相當于變相的看守了物證,讓旁人沒辦法掉包。而當她被人按在地上后,她又機智的大叫封鎖現場。
老郭和練霓裳的反應也夠快,立即調了兵士來,把萬和院,以及里頭的人全部盯得牢牢的。任何人和任何東西都不能移動分毫,迫得那女犯只能自已趁亂從提前留好的側門逃走,卻沒有機會處理首尾了。
當時王府內外大亂,誰會留意一個“小孩子”嚇得四處亂走呢?
只是,這個女犯也沒想到小小的蠟燭會壞了她的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