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大家心知肚明,白芷就仍然好脾氣地說,“都在后頭種菜呢。庵里面茹素,有鄉民第五天送一次菜。現在人多了,趕不上吃,就自已種了。”
春媽媽點點頭,因為是有“正事”要辦,特意先到庵堂后面走了走,果然看到三個漢子和三個粗使婆子在新開出的一塊地上忙活。
還有個不良于行的,坐在樹蔭下編草鞋。
她看得出,這些人都當過兵。但,這倒讓她放了心。
小魏氏犯這么大錯,王上大約是看在魏家的面子上,再繞她最后一回。可這也相當于軟禁,這輩子別想翻身,所以必然會交人看管。
但一個沒有娘家靠山的妾,也犯不著出動大高手,只幾個退伍的老兵就可以了。看這幾個都有殘廢,做不了別的,也不過是養老,吃口安生飯。
若是此地沒人看著,她倒不放心。
現在這樣,正好,似乎連老天都給機會,免得人多眼雜。
她裝模作樣的找到庵里留守的師太,上了香,捐了香油錢,又燒了帶來的經文和衣裙。因為慢慢吞吞的,做完這些也到了中午。
照例,庵里要招待她一餐素齋,而后小憩一下再走。
她心里有事,食不知味,也不理會得了茜草幾個白眼。飯后在被帶去休息的工夫,她趁人不備,潛入最后面的小院。
對于一個香火普通的尼姑庵來說,這里算是不錯了。
院子共三進,呈回字型。
第一進是歇腳的地方,也有幾間客房。第二進是供了觀音菩薩的正殿,還有兩個小神的偏殿。最后一進是師太們住的地方,小魏氏和丫鬟就在這一進的偏廂里住。兩個丫鬟相對自由,小魏氏是不許走出院門一步的。
至于那幾個婆子和漢子,自然不能住進姑子廟,是在旁邊另起了幾間房的。
春媽媽被安置在第一進的客房,但庵里的人起得極早,午后都要喝響,就留一個漢子和一個婆子蹲在庵外守護,正方便她悄悄順著回字型的走廊,潛入了最后一進。
這邊的正屋是方丈師太所居,其他幾個尼姑住在東廂這邊。西廂有淡淡的香火氣,似乎有人焚香禱告,一猜就是小魏氏主仆住的。
春媽媽身子高大,但輕手輕腳得落葉無聲似的,沿著西廂走了一圈。
因為天熱,又是后院,門窗都沒關,只掛著細密的竹窗。這讓她能看清一間屋里側躺著兩個丫鬟,另一間屋里卻背對著個身影正跪在供桌前,似在虔誠禱告。
就沖身后那把松垂著的豐厚秀發,不是小魏氏是誰?
“二夫人,別來無恙呀。”春媽媽挑開簾子,輕聲道。
小魏氏似乎嚇了一跳,身子都歪在一邊。好不容易坐正了,也看清來人,就吁了口氣道,“您怎么來了這里,我已經是個廢人,再沒有為魏家盡忠的本事了。”
面上輕輕的哀愁,心中卻在狂喜。
魚兒,上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