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曹柘現在正所需要的。
那就是鍛煉精神的具體法門。
《九陰真經》之中有移魂大法,就是萃取了萬壽道藏中,關于鍛煉精神的部分。
只是和道藏中描述所講對比,九陰真經內的移魂大法,只能算是買櫝還珠。
黃裳與明教結下血海深仇,為了給父母妻兒報仇,苦心專研,便將道藏中許多原本是探索人體奧秘,研究生命可能的法門,用作攻伐之處。
移魂大法也走岔了道,更追求精神的輸出與偏移,而并非蘊養自身的‘神’。
“萬壽道藏內,一共有三十四種冥想鍛煉精神的法門,其中目前被證實有效的是十七種,而精神輸出法門有三種,分別是攝心、驚魂、清凈。”
“攝心是移魂大法的基礎,驚魂則是藏在一菡所謂的驅鬼咒篇之中,能夠起到一瞬間令人精神懼怕、膽怯的效果,鍛煉到極佳的層次,可以讓人心防破碎,道出心中隱秘。”
“同樣九陰真經里的移魂大法,也應該還借鑒了一部分驚魂的精義。至于最后的清凈,則是通過誦經或是奏樂的方式,傳遞一種平和、樸素的心境,讓身邊的人平靜、安寧下來。”
“整體而言,似乎都沒有那么的神奇,只是通過某種方式,某種媒介,在一瞬間釋放了較比常人更加強大的精神,而我如果想要改造它,就必須打破這種不直觀的抒發方式,從冥想的時期開始,就有目的性的去引導。”
想到這里,曹柘不免又想到了獨孤求敗的劍冢。
“如果獨孤求敗知道這些冥想鍛煉精神之法門,他會不會找到劍意之道,將一身凌厲的劍道修為,轉化為精神修持?”曹柘忍不住去想。
“可惜,我做不了一個純粹的劍客,在精神中觀想一把鋒利無匹的劍,對我來說不僅不是增益,反而是一種折損。”
“所謂冥想者,歸根結底是放空思想后,再往里面塞入更純粹的東西,讓思想能夠更加集中,讓精神可以完整的調配。我如果單純的去想一把劍,時間久了···我就會自我催眠成一個劍客,這不合適。”
曹柘放下手中的典籍。
招來門口隨時準備伺候的下人問道:“我看了多久的書?”
“國師!您已經足足看了五天五夜了,沒有吃一口飯,只是飲用了一些山泉水,也沒有合眼休息。”下人說道。
曹柘點點頭:“那就給我上一桌吃食。”
“多些肉,最好有半頭牛,兩只羊,一頭豬,還要有雞鴨魚若干,多用大補之物烹飪。”
曹柘終究是武人,而非修仙者。
做不到真正的辟谷不食,反而因為身體的不間斷高速成長,對營養要求極高。
之前在武當山,他食用野果、松子、靈芝、山參,那些在他座下跟著一起習武的動物們,也會為他尋來各種山珍以供他享用。
這才讓他在渾渾噩噩之中,依舊滿足了對營養的極大需求。
否則的話···不能保證處于玄之又玄狀態下的曹柘,不會對他的那些動物弟子們出手。
此時他五日不食,一張口自然就要大補虧空。
健康和精力充沛兩種狀態,只是維系他的身體表象,內在還是要消耗營養的。
曹柘從閉關狀態下蘇醒,整個國師府活躍起來。
而就在曹柘于客廳之中,大快朵頤之時,一個渾厚、狂傲的聲音,在府門前響起。
“江湖傳言,要拜真龍,先過國師這一關!”
“今天我楊過來此,便是要先見一見你這位傳言中的武當真人,稱一稱你的斤兩。”
(感謝魂兮夢兮五百點,感謝風獨欲一百點,感謝白衣天黑一百點,感謝十三鸑的一百點,感謝不懂葉子的一千五百點,感謝大家的打賞!謝謝大家!)
(另外,多說一句,雖時刻謹記郭老師說過的,別人夸你別信,別罵你別聽,不過我還是解釋一下,懇請大家稍稍有點耐心,并不是每一個劇情,都是直接全給了,很多暫時看到的劇情,也并不是最終結果···當然,廢紙也無法保證,最終結果也是每個人都滿意···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