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是不是對曹柘舉辦這次大會的用意,有什么誤解?
“我這真不是要招收新弟子啊!”
“為什么大家的領悟能力,都這么強?”曹柘有些納悶。
果然完全當了甩手掌柜,就是容易遇到這種問題,下面的人總是容易自我領會的太多,直接超過了原本的‘預期’。
曹柘可不知道,這條通往劍宮的路,又被武當弟子們稱之為登天梯。
因為一旦踏上劍宮,領取了精品寶劍,也就象征著可以進入武當內門,成為內門弟子,距離紫霄宮和銅殿更近,距離張三豐張真人也更近。
甚至時不時,可以獲得來自張真人的親自指點。
這豈不是等同于,拿到了通往仙妙之門的邀請函?
看看已經隱隱有‘大師兄’風范的何足道,他現在的水準,放在江湖上,誰不以仙人視之?
這就是有張真人親自指點的好處。
有了先例再強,后來者自然前赴后繼。
“這條通往劍宮的山道,一共有九百三十三個臺階,前三百一十一個臺階,重力是正常情況的一倍,習武有成者若是有了準備,都不難承受住壓力,繼續前進。”
“到了第二個三百一十一階,重力則是正常的三倍,此時多半是需當爆發內力,借助內力推動身體繼續向上,考驗的是內力的渾厚度。”
“至于最后的三百一十一階,則是五倍重力,筋骨不強,功力不深厚者,最好不要強闖,否則容易壓成內傷。”
“當然,此次不同···整條臺階,最高只調節出了三倍重力,大概率不會傷人。”用不著曹柘解釋,同在紫霄宮中的張留孫,便開始自傲的向各派掌門們普及起來。
畢竟解說這種事,怎么能由一派掌教親自出馬?
各派掌門們,紛紛露出好奇,甚至是躍躍欲試的神情。
少林新任方丈,更小聲沖著曹柘說道:“張真人如若得暇,能否重返少林,為我少林也布置這么一處陣法?”
“我少林武學,多大開大合,對筋骨強勁,需求不低。如若有此陣加持,必是讓院內弟子,武學精進速度加倍。”
曹柘笑道:“此事不麻煩,一會我便讓人將陣法精要,為方丈抄錄一份,方丈帶回去后,盡管依照精要布置便是。”
“不過,具體能成型多少,還需與周遭環境相合。”
“武當也是得天獨厚,有了濃郁的天地元氣加持,方能長久開著這重力之陣,且對重力進行多檔次調節。”
一旁其它各個門派的掌門,也有心討要陣法精要,或是委婉或是直接的向曹柘懇求,曹柘卻大多隨意糊弄過去,這些人也不敢胡攪蠻纏。
曹柘與少林算是故交,一身起家的本領,多來自少林。
一直到后來,也沒有撕破臉,反而維持著一分香火情。
給少林方丈一分臉面,也算是全了一番故人情誼。
其它各門各派,卻又有什么臉皮,敢開這個口?
盡管這陣法陣圖,對曹柘而言算不得什么,但是他卻不樂意成全。
傳武天下,傳的也只是低階武功。
可見曹柘有將那些花費了些心思的一二流武功,以及絕學輕易傳授出去?
不是曹柘舍不得,將這些對他而言,其實沒什么大要緊的東西看的太重。
而是法不可輕傳,否則便會輕慢,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普渡眾生的佛法,佛祖還要讓唐僧師徒走十萬八千里路,經歷一百零八難,方才傳下。
是佛祖心無慈悲嗎?
當是這妙法,不可輕易相托,亂了誠心,失了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