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太監持著慶弘皇帝的禪位詔書,爬上了城墻。
先是沖著曹柘行禮,隨后高聲說道:“慶弘帝已自縊身亡,留下禪讓書一封,即日起傳位張生,凡昔大明所屬,當誠心歸化,不可生事···。”
尖細的聲音,氣力悠長的在城頭上,念著慶弘皇帝最后的禪位詔書。
一旁處,響起了一些最后大明老臣的哭號聲。
他們在哭,卻沒有拒絕。
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最好,也最容易接受的結果了。
一個他們沒有怎么聽說過的‘張生’,成為了被夫子點名的幸運兒。
總好過王森、盛千綸之流,竊據江山。
故而最后的一腔怨憤,便只化作了這一陣陣哭號。
王森舉目望向四周,卻見許多士兵,已經主動向張生的方向,放下兵器跪倒。
繼續站立的,只有在曹柘門下,修行過的那些武者。
他們的脊梁依舊是頂天立地。
既然連夫子,他們都不跪,那自然也不會跪被夫子點名的‘皇帝’。
“張生!這個皇帝!你當的好嗎?”曹柘對張生問道。
張生深吸一口氣,隨后說道:“我有信心!我可以做好!并且沒人能比我做的更好!”
“好!有信心,就好好干!”
“想一個漂亮一點的國號,然后···富國強民,做到你承諾的!”曹柘說道。
張生鄭重點頭,在一群部將的簇擁下,走到了所有人前。
此時城門緩緩打開。
城中最后的精銳守將,全都跪在張生身前,奉上了兵符。
隨后又有太監,奉上了傳國玉璽。
如此順利的接管,等同于張生,直接獲取了來自大明王朝最后的遺產。
當他接過玉璽的那一刻,屬于張生的命格,在一瞬間發生了徹底的蛻變,由蛟龍化作了真龍。
整個國家凌亂的氣運,也開始向著張生緩緩匯聚。
王森長嘆一口氣,下馬跪地,拜倒在張生身后。
之后是盛千綸,以及大量其他的反王諸侯。
他們未必真心服氣,還想尋找機會,再行謀反。
只是,他們卻不會再有機會了。
睿王當初有些話說的不錯。
如果是大明國君禪讓皇位,受天認可。
那么這樣的改朝換代,是不會為天所不承認的。
張生隨著人群,緩緩入城,即將坐鎮皇宮,與各方商議,立下新朝。
而曹柘,已經跨過了萬里山河,回歸了他的山中。
此番曹柘強勢插手。
只因為他念頭通達。
既然是當仁不讓,那便無須客氣,也無須有太多的顧忌。
以最符合他心意,最符合他想法的方式,去改造這個世界。
做皇帝很累,也很浪費時間。
那就找一個合乎他想法的人,將他放到皇帝的那個位置上去。
以后無論是誰要當皇帝,不是因為他合適,而是因為曹柘要他當他才能當。
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