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還有人不成···那只能說是天賦太差,沒有這個命,還是去學武的好!
畢竟,哪怕是單純的讀書學字,也有人入不了門,學不進去。
“此事諸位如若應允,那便操持浩然氣,入文宮。引導文宮入主浩然,鎮浩然之運!”曹柘輕描淡寫的說道。
然而這一句才是真正的重點。
剛才說的,都是為這句話做鋪墊。
甚至前期的所有推動,都只是為了此舉。
曹柘固然是浩然之氣的創立者,卻不是它的主人。
此時能動用的浩然之氣,也不過是總量的十分之三左右。
強行將文宮完全的嵌入浩然之氣中,只會造成文宮與浩然之氣的沖突。
但是,此地聚集著天下過半的儒修,且是儒修中的精銳。
若是由他們認可,一起推動文宮入主浩然氣,便算是徹底占了過半的數額。
文宮可以輕易做主浩然氣,改造所有的浩然氣。
曹柘選擇的時機,可謂不錯。
再早一些的話,那些儒修還沒有被眾人逼迫而來,作為‘既得利益者’,即便多數儒修都胸懷坦蕩,卻也未必能真做到徹底的大公無私。
此時這種狀態下,卻是正好順水推舟。
程竟聞言,深鞠一躬:“夫子有命,敢不從爾?”
隨后率先推動了自身所能調動的龐大浩然之氣,雖遠不及曹柘,卻遠勝尋常儒修。
再之后,更多的儒修跟上。
文宮在眾多儒修與曹柘的共同推動下,不斷的嵌入天地之間,逐漸演化為人道之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無法用凡俗肉眼看到的層面。
原本浩蕩的人道長河,在此界轟然分裂出了一條支流。
其中一部分浩蕩沛然之氣,被鑲嵌在這條支流內的文宮,進行了人為的改造。
化作了奇妙的文氣。
此氣不取天地靈機,不采萬物生機,存在于人心念頭之中,顯化于詩詞歌賦,耀世文章。
從此以后,即便是人品存在瑕疵之輩,也能習得文氣,入儒修之門。
通過修持、領悟,自身的蛻變,逐漸得浩然之氣。
此舉更勝過之前浩然之氣簡單、粗暴的篩選。
而是通過引導、教學、鼓勵的方式,讓修習儒道者主動向善,領悟自身的浩然之道。
“等等!為什么是他身居于文宮主位?”孔家族長,肉眼昏聵,直到此時才隔著層云,看到了文宮中的一些細節。
文宮之內,曹柘的圣像高居主位,左右方才排列著過往諸圣。
哪怕是至圣先師,也不過是排在曹柘圣像的右手邊的位置。
關于此人的亂吠,此時沒有多少儒門弟子還在意。
當此大變之時,唯有第一時間把握住機緣,那才是要務。
至于圣位排列···有問題嗎?
佛本無相,因為很多流傳千年的佛像,都是依照某位曾經的掌權者樣貌來雕琢的。
同理圣亦無定相,誰是主圣,重要嗎?
曹柘開萬古之先河,開辟出了儒修一脈,如今更定下文宮,以傳蕓蕓眾生,幾乎凡儒門弟子,皆可修文氣。
這樣的大前提下,他不居于首位,那還居于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