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定的是,大唐之外,還有國度。只是存在形式,與大唐不同。”
“四名主角中,誅戊竜便是三萬里高山國之主。就是不知,其治下之民,就是妖魔鬼怪,還是惡尸所化。”
“遠征軍的最遠行兵記錄是玉門關外的伊吾,在伊吾遭遇了巨大的火焰惡尸,損失慘重,不得不狼狽逃回關內,去時是滿編一千五百人,回來時卻只剩下七十四人。而這份記錄,存在于三百多年前,那剩下的七十四人里,最后一名老兵,也早在一甲子以前死了···是真的死了,而不是假死自封。”
曹柘創造的煞氣武道,也早已通過特殊渠道,傳送到了秦嶺之中,假死的諸多大唐文武英杰手中。
一旦他們消化了體內的全部異常,修成了地煞之氣,便會脫困而出,坐鎮山河。
為人才危機的大唐,輸送強力的血液。
“看來,西行是很有必要了。”
“我們完全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下,而對于敵人,我們卻所知不多。”曹柘心想。
莫要以為開創了煞氣武道,就等于打贏了這場‘戰爭’。
煞氣武道的出現,只是代表了,大唐、人族有了反擊的本錢,有了可堪與對手一戰的兵器和盔甲。
但是想要贏得戰爭,還得要一刀一槍的去打,去征服。
那北方星天的一角輝煌,站在長安城里看,似乎格外璀璨。
但是從更遠的地方,從玉門關外去看,實則只是微弱的一點點光亮,在浩蕩的天幕遮蔽之下,隱隱約約,時有時無。
整理好思路后,曹柘直接找到李佑,表達了西行的意愿。
聽到曹柘要出關,往西方而去。
李佑表現的很不安。
坐在龍椅上,整個人卻好像這張椅子很硌屁股一般,來回的扭動。
“天師要西行,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個···還是等大將軍、不良帥、三省六部的官員們,一起入殿,好好研討一番,再做決意···您看怎么樣?”
“當然!我們沒有想要干涉天師的意思。只是···這個···那個!我們也有很多年,沒有出關探究查過了。關于如何商量出一套妥帖的方案,還需要仔細斟酌。”
“朕的意思是,可以去,但是不要著急,緩一緩···緩一緩再等等看。”李佑在曹柘的目光注視下,說話聲音越來越小。
漸漸的低下頭,顯得愈發沒有什么自信。
“用不著廷議,我只是來向你交代一聲。”
“出關是我個人的意愿和想法,你們同意,那就配合,不同意···大可以粘貼海捕公文,對我進行通緝。”曹柘說道。
李佑急的滿頭大汗,連忙擺手道:“不!不會!怎么會通緝天師您?”
“就是···您是大唐的鎮國柱石,萬一···。”
“不會有什么萬一,何況如果連我都會在關外出事,那反而說明煞氣武道還不夠完整,你們只需守好門戶,然后想辦法增強九鼎之中的人道之氣便好。”曹柘說罷,轉身便要走出太極殿。
“等等!等等!”李佑卻抱著一把劍追了上來。
將劍捧著遞給曹柘道:“國師憂國憂民,是朕過于小心謹慎了,只是國師畢竟關系重大,遠勝于朕。”
“此劍為當年高祖佩劍,雖不似九鼎一般,與人道相合,卻也有大量的人道氣運附著,國師若遇到險阻,可用此劍,抵擋災劫。”
說罷李佑捧著劍,將劍舉過頭頂,奉到曹柘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