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么順利,那你這次找我是為什么?”侯益民再次將一杯酒灌入腹中,已經有些微醺:“我就不相信你找我只是為了喝酒。”
“確實有事需要你幫忙。”孟東來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這次不讓你白做,雖然你不缺錢,但這次可得聽我的,不是小數字。”
“你先說說看。”侯益民沒有直接答應。
“我想讓我研發的數字程控機進入郵電系統的采購行列。”孟東來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這個…,你只需要將自己的產品拿去讓國家驗收,相信國家肯定會扶持國產的,用不著我幫忙吧?”侯益民有些為難。
他們家的關系主要在軍方和銀行,在郵電系統有些薄弱。
“我知道,但是這太慢了。”孟東來回道。
驗收、試用、改善、試用、小批量采購…
要想讓華盛的交換機大規模進入郵電系統,最少得三四年。
這樣的話,自己的先發優勢就沒有了,畢竟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了,這段時間孟東來已經看到好些人在學著自己代理程控機進入大陸市場。
華盛的代理生意已經越來越難做,必須得盡快把自家的產品打出去。
“你這個數字程控交換機靠譜嗎?”
“說絕對靠譜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國外制造的交換機也是邊用邊找問題邊改進。”孟東來沒有打包票,打包票這種事只有初入社會、一瓶不響半瓶晃蕩的人才會做的出來。
算上這一世,“五輩子”加起來,孟東來還是頭一次親自上手研究這種基礎的通信設備,他自己確實無法保障絕對的靠譜。
“還好,你要是說靠譜我反而會心里打鼓,那實際測試過嗎?”侯益民問道。
“當然,128門和200門都已經在廠里高強度測試過了,500門也測試過,但是因為條件限制,只進行過模擬的高強度測試,測試結果全部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性能一點不比進口的差。”孟東來回道。
“那行,明天我們去你那里看一看,若是真如你說,這忙我幫了。”
兩人接下來就不再談正事,只是閑聊。
第二天,孟東來帶著侯益民來到廠里,現場考場了自家生產的程控機。
幾種程控機在廠里都已經開始試用,為了盡可能的測試程控機的性能,廠子里裝了許多電話,幾乎有需要的崗位都裝了,導致幾乎所有人都養成了有事打電話的習慣,隔著三四個工位都懶得跑一趟。
好在這種“懶”并沒有影響工作,反而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五百門程控機已經超出了企業級用戶的需求,只有進入郵電系統,才能夠滿足實際測試的需求,順便賺錢支撐進一步的研究。”
“通信無論在什么年代,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不可能全部掌握在外國公司的手中,否則必然會被人卡脖子。”
現在中國郵電系統的設備七國八制,確實很混亂。
“我答應你了。”侯益民是軍人,知道信息(情報)傳遞安全的重要性。
“謝謝,這次不讓你白忙活,你讓人成立一個公司代理我們的產品,你們只管賣,賣了之后拿提成,送貨、安裝、售后都由華盛負責。”孟東來笑道。
只要侯益民應下,這事就成了,起碼在廣東省郵電系統,華盛的設備進入的大門已經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