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憶宮殿中所儲存的知識,并沒有與之相類似的題目。
或者更準確點說,目前‘圓胖雞’的產肉量已經被歷代培育師們推到了一個很高的極限,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再提升了。
畢竟一只育種優良的圓胖雞,從蛋中孵出來后,只需要十五天即可長到和成人小腿一樣高,并且身上的肉還長得格外肥美。
更關鍵的是,圓胖雞的‘料肉比’達到了夸張的1:1.1。
這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每吃下1.1斤的飼料,圓胖雞就能長1斤的體重!
‘萬惡的資本家啊,圓胖雞們都這么努力了,卻還要進一步壓榨它們...’
看著這道超綱的題目,江一帆心中不禁感嘆。
想要提高產肉量的前提,便要提高料肉比。
而提高料肉比,一般也都是從三方面入手——‘選種’、‘限制活動’、‘精飼’。
【選種】:選取容易長胖的個體進行配對,然后從后代中,挑選出更加容易長胖的個體繼續繁育。
【限制活動】:將圓胖雞限制在狹窄的籠子中,通過減少運動的方式,產出更多的肉。
【精飼】:研發更容易長肉的飼料。
第二個方法基本行不通了,畢竟身為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圓胖雞們所處的籠子空間,已經縮小到了極其夸張的狀態了。
而第一個方法雖然可以走,但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與最終的受益比起來,卻是得不償失。
畢竟最優秀的圓胖雞,已經被當做財富密碼牢牢地攥在手中,不會輕易流出。
舉個例子,普通養殖場里負責培育的種雞,一般被稱作‘父代’。
而在‘父代’之上,還有‘祖代’、‘曾祖代’,以及‘原種代’。
總公司會從‘原種代’所繁育的后代中,挑選出最差勁的個體,然后作為‘曾祖代’以高價售賣給資本雄厚的代理商。
而這些大代理商,則會用同樣的方法,用‘曾祖代’培育出‘祖代’,賣給下一級的小代理商。
以此類推,普通養殖場所能擁有的種雞,基本都是‘父代’級別。
總公司用最優秀的‘原種代’不斷優化基因,而其他只擁有著次等種雞的廠商,需要付出多少的代價才能后來居上?
因此提高產肉量的最高性價比的方法,只能是出高價購買更高品質的種雞。
所以即便‘育種’這個方法在理論上行得通,但由于不切合實際,肯定不是出題者想要的答案。
三條路堵了兩條,那么就只有從飼料這條路走了...
‘奇怪,我所背的知識點里,只有基礎的飼料制作方法,并沒有可行的改造良方。’
江一帆眉頭緊鎖地轉著筆,‘而按理說,見習培育師的考試內容,都是從規定的那些本參考書中抽取,不應該有超綱的問題存在才對啊...’
等等!
既然出題者這三條路都不讓走,該不會是想讓考生另外開辟一條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