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著演員陣容問題討論了好久,李樂康是覺得能請到原本人馬最好,不能那就只好另辟蹊徑。
但沒有原著角色他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朱迪知道他喜歡精益求精,所以告訴他:“我們的時間還很充裕,這部分可以放在節目后幾集。”
這是最好的消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折騰。
包括從現在開始設計布局演出現場,劇場舞臺仍然是他考慮的首選,雖然想在足球場搞一場魁地奇比賽,但考慮到魔術的短板,加上內容不一定精彩,作罷。
巫師的魔法更多的適合在近距離欣賞,沉浸度高的享受,讓觀眾可以體驗環繞視覺,能夠不同的角度欣賞。
他理想的觀眾看臺要有高低層次,3-5層高度,將能更加深刻的領略到巫師飛行時的震撼,可以表演的空間容量也更大。
首選自然是魁地奇世界杯的場地類型,現實里雖然不可能存在這么夸張的建筑,但是團隊找出了低配版的,它便是倫敦皇家歌劇院!
它的觀眾席是呈U型分布的,上下五六層高,舞臺被眾星捧月,李樂康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它就是自己想要的場地!
他便吩咐手下拿下它。
如果是一般明星那還真不好說,這地方是英國歌劇院的代表作建筑,在這里搞個下里巴人的演出肯定是不被允許的。
但李樂康不同,他前面兩個代表作《飛天秀》和《嶗山道士》其已經是魔術跨界融合藝術的典范,他的節目是匹配大雅之堂的。
再是老生常談的名氣和地位問題,不管是他國際巨星的名頭,還是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的財力,通通都沒有問題!
這一點也直接影響到了演員陣容的選取問題。
雖然《哈利波特》的演員們多是英國人,但制作發行方是華納,這些演員發展的方向也在好萊塢,所以事情就回到了李樂康的主場上。
他在好萊塢有著不錯的人脈,都不需要別人幫忙,他幾個電話通過朋友這邊的引薦,就聯絡上了幾位主演們。
對于他的來電,這幾位表現不一。
飾演哈利的丹尼爾,他其實是有點抗拒這個角色的,從他這些年的戲路就可以看出,他在極力擺脫“哈利波特”的固化印象,使自己多元化。
李樂康早有準備,并告訴他:“這是一個可以登上皇家歌劇院的機會,女王都會看到你們的表演,而且最關鍵的,你可以在現實里實現魔法!”
“丹尼爾,老兄,我跟你講,玩魔術比電影有意思!我給你的家伙比魔杖那玩意兒好用多了!”
電影里畢竟是特效,但李樂康何許人也?丹尼爾肯定也有耳聞,能夠在現實里將魔術演繹成魔法的神人!
然后他就動搖了,說給他點時間考慮。
李樂康掛了電話后,告訴下屬:“他不來的話,就想辦法把綁過來,然后告訴他這叫移形換影!”
奧莉薇婭為首的心腹表示明白,然后李樂康笑著制止:“我開玩笑的!他會來的,我相信自己的直覺!”
隨后他再給第二位打電話,飾演赫敏的艾瑪·沃特森,聽說她是自己的粉絲,所以李樂康電話接通后就很熱情的:“哈嘍艾瑪,我是樂康李!”
“噢樂康李!我還是丹尼爾·克雷格呢!滾!”
有趣的是接到他自曝家門的電話后,艾瑪這小妞竟然懷疑他是騙子,啪的把電話掛了!
李樂康聽著電話里的忙音,一臉懵逼,引薦人不靠譜呀這是!
他不得不打第二遍過去,首句話便說不信咱們可以視頻后,見到真人的她才終于哇的捂嘴笑出聲來,誤會消除。
“我抱歉!早上不知道誰弄到了我的號碼,有個討厭的人打來,我以為你也是惡作劇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