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康路上說:“你們先去酒店是吧?我建議睡一兩個小時,到晚餐時間了我再來接你們去吃飯,晚上逛一逛,深夜了回去倒時差,這就舒適了。”
“我不困,我要去玩!”
克洛伊精力很旺盛。
李樂康扭頭看著她可愛的樣子,笑著搖頭:“你會很累的!放心吧,你會在這呆好長一段時間!”
“克洛伊!”朱迪出聲提醒她,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風范,纏著別人要這要那,并不符合她的家教。
“哼。”
她不想但不能反對,只能撇著嘴,當然這堅持不到三分鐘就輸了,因為異國他鄉的景色,瞬間就占據了視野。
就魔都的發展情況,三言兩語那肯定都說不完了,但是在老外眼里,那可就打破了傳統西方對于華夏的偏見概念。
一路上都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各路建筑標新立異,路寬綠化好,與洛杉磯那種遍地平房大農村是不一樣的感受。
李樂康本身是談不上有什么驚艷感覺的,畢竟上輩子是華夏人,該看的都已經看厭了,但是那話怎么說著?
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跑到人家活膩了的地方!
在加州生活這么多年的克洛伊,面對這種異國時空感的切換,可是非常吸引眼球的,這里跟媒體上有意渲染的那貧窮落后一面,截然相反。
“哇!我從沒想過這座從未來過的城市也會這么好看!”克洛伊臉都快要貼著車窗了,她望著外面由衷道,“媽你看那!”
朱迪笑著附和她:“這很美!”
坐前排的李樂康也給她講解一些地點內容,不過自己感覺也就那樣了,看厭了的看不出新鮮,沒看過的自然新奇。
司機開車非常穩,速度不快不慢,恰逢天氣還算不錯,能夠看得比較遠,一路欣賞著它標新立異的一面,一直到了酒店。
作為被列在重點名單的VIP,車停穩就有門童幫開門拿行李,前臺都會說流利的英文,就是跟配她們走一下程序,送上樓。
李樂康帶她們上門,然后留給時間調整一下時差旅行的疲憊,補補妝啥的……然后他這邊開始考慮晚上吃什么飯。
這年頭在華夏講究美食,肯定少不了私房菜這一關。
私房菜在當代文化中,逐漸是代表著“精致上流中餐”的符號,什么米其林星級,黑珍珠等級,收羅了豐富的名單。
有些人崇洋媚外,總喜歡鼓吹西餐多么精致優雅,李樂康外面見多了,現在想說那是他們沒見識,私房菜能玩的花樣,一點都不弱。
晚些時候,休息好了的眾人跟李樂康去吃飯。
店面沒有顯眼的招牌,食客也通常是提前預約的,進門后還有一段亭臺樓閣的景觀,穿過門墻再走幾步,才來到當中一座包廂里。
風格傳統和現代結合,至少座椅墊子現代化舒適,李樂康感覺比什么黃花梨舒服多了,方形窗外就是華燈初上的繽紛,讓人享受。
對于幾位老外,這種截然不同的景色讓她們欣賞,克洛伊眼睛里閃爍著好奇光芒,奇奇怪怪的提問就沒停過。
服務生將那些精致的食材,裝在華麗的餐碟里,一一呈上。
首先幾樣開胃菜就足夠讓老外客人長見識了,端上來的潔白餐碟里,呈現的是一副國畫風格的食材:淮山叉燒卷,然后撒上碳粉當墨汁,再擺上一張楓葉……整個食材像是水墨畫,大于它食物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