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集市的小販和顧客都很多,并不太寬敞的街道,擠占了兩排挑菜來賣的村里人,只留下一條能容三人同時經過的距離。
小販販賣的東西也是各式各樣:
有像小蔓她們這樣,家中靠務農為生,拿出田里的果蔬、圈養的牲畜來賣的;也有些做冰糖葫蘆、糖人出來賣小孩兒錢的;另有一些店鋪、攤位,賣著面條、餛飩、酥餅、農具、家具、雜貨等等。
幾條街上最豪華的,當屬小鎮上唯一的酒樓,以及一家藥材鋪。
雞蛋賣得最快,小蔓和素素的籃子里,很快被搶購一空。隨后,素素擺出來的野生菇,也被出售。至于各自母親挑來的兩大筐蔬菜,則賣的相對較慢,還需不斷跟人討價還價。
起初的一個時辰里,往來的人多些,蔬菜則賣得更快;隨后的半個時辰里,來往的人相對少了,蔬菜賣得更慢一些。
離中午還剩半個時辰,小蔓家只剩幾個大白菜還未賣出,但素素家還剩半筐菠菜。白菜放得兩三日也不怎么影響售賣,可菠菜卻不同,因此素素娘親多少還是有點著急,想待久一點兒,以便多賣出些菠菜。
“素素娘,你幫我看著下小蔓跟攤子,我去把這兩包草藥給賣了。”
眼見自己蔬菜賣得差不多,小蔓娘親將那兩包用草紙包裹的草藥取出來,站起身道。
這兩包草藥,是娘親在山間摘的野生藥,聽娘親說是一些簡單的清熱解毒類草藥。
“好,你去罷。”
素素娘一邊留意著街道上的買主,一邊回應她。
“娘親,我也想去。”
小蔓略略想了想,也站起身來。
她覺得,好歹這也是一個賺錢的路子,小蔓初來乍到,對這個小鎮還不那么熟悉,除了了解草藥的價格之外,她也想多了解一下,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行吧,”
娘親猶豫片刻,隨后伸出手來,
“那你就跟我一塊兒吧。”
娘親拉著小蔓,在街道上穿梭。
小蔓留意到,大多其實這座鎮上的人,也并不怎么富裕。衣服穿著,皆是樸素,女人的首飾一類,大多是些極其簡單小巧的簪子、耳飾,一眼便知不值幾個錢,衣著打扮只是相比她們村里的女子好些。
像娘親和素素娘,厚重發白的冬衣上,補著幾個補丁,發髻上也只戴了一支木簪,算是窮困至極。
可即便如此,也掩不了娘親姣好的面貌。
街道上的人已經沒有先前那么多了,但藥鋪還是有點遠。
小蔓跟著娘親左拐右繞的,才到了那家藥鋪。
“來賣藥草了?”
柜臺前,掌柜的看了娘親一眼,又瞥到了她手里的那兩包藥,因此詢問道。
看起來,娘親是這邊的長期“藥販”了。
“是啊,您看看,這兩包藥草值多少錢?”
“好……你等一下。”
掌柜的停下手中的活計,將原本在算的賬本挪了挪,又再看了算盤一眼,記下了先前的賬目,這才取過娘親遞來的那兩包藥,打開看了起來。
“都是些尋常的清熱解毒藥,還是跟之前一樣算,兩文錢。”
說著,掌柜的還把藥草拿在手中,掂了掂分量。
“兩包藥,一共才兩文錢嗎?”
小蔓踮起腳,站在柜臺前去望掌柜的,忙問。
“這是你閨女吧?跟你可長得真像……
沒錯,兩包藥一共兩文,這藥的分量有點兒少,而且我們還得曬干了才能賣出去。
小姑娘,要想多賺錢,以后可得多采點草藥過來。”
小蔓難免失望。
雖然賣菜的時候,小蔓就瞧出了這邊的物價并不高,譬如攢了十幾天雞蛋,只賣出三十文錢,又譬如娘親挑的兩筐蔬菜,也只賣了三十三文,只比雞蛋高出三文而已。
可她多少還是對這兩包藥抱有一定幻想。
只是萬萬沒想到,這兩包草藥也只值兩文錢而已。
也對,連娘親這樣的門外漢,也能隨便摘得兩文錢的草藥,村子里那么多人,其他人也知道摘下來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