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秦父去世后,小蔓的大多衣服都是憑運氣,去買人家的舊衣服來穿,尤其是冬衣,只有一兩件粗布料的衣服,是小蔓娘親帶她到布匹店里買的。
只是,一般每個家里都有很多兄弟姐妹,一件衣服早已輪流穿到或已經補丁,或早已起球、開線,每次小蔓家買到的,也基本都是粗糙得不行的舊衣服。
而雪竹就更倒霉了,她上頭有個姐姐,姐姐還能穿上一兩件新的衣物,雪竹就沒這個可能性了。
娘親想了想,覺得小蔓說得倒是有理。
雖然日子過得艱難,但眼下小蔓、雪竹、包括卯兒都還是懂事聽話,因此心下也自覺欣慰了不少。
回到家中,小蔓和娘親放下背簍、籮筐后,就趕緊去了廚房,準備飯菜。
而雪竹已經在家里,將雞鴨兔都喂飽了,柴也劈了不少,除了打水、割草的事,基本小蔓能做的家務也做了。
見雪竹和娘親在廚房里忙碌,卯兒在練字,小蔓便拿起背簍,跟娘親說上幾句,就去屋外不遠處割草了。
她爭取在吃午飯前,能割多少,是多少。
最后,在午飯開始之前,她割了兩道青草回家。下午,則可以少做一點這些事了。
因為下午,她要開始給人輔導功課了。
卯兒還好,因為年紀小,倒是不那么著急。但素素就不一樣了,今年她已經十一歲,由于銀兩問題,一直沒能去私塾。
更何況,以她的賺錢速度,要去念私塾的話,估計也只能念上一年半載的,學一些最基礎的知識。
更糟一點的狀況,她若是入學,那肯定會和雪竹一樣,成為同一級的同窗。無論從時間還是從金錢上來講,都不是那么劃得著。
倘若能提前教她念完第一年需要學的內容,能夠比雪竹更高一級的話,那是再好不過的。
小蔓將這個利弊關系對素素分析之后,素素也有了同樣的想法。因此,過年之后的這些天,只要有時間,素素都會來到小蔓家,用周延齊給的第一年所學書籍,識文斷字起來。
若是在家,小蔓無空,她也自會拿筆進行練習。
因此,秦家經常的情景就是,娘親和雪竹不在家時,素素就來找到小蔓,小蔓則讓她和卯兒一人坐在書桌的一旁,給他們教學。
三天時間很快就到了,娘親便帶著小蔓,到布匹店,去取那件衣服。
小蔓褪下自己粗苯的棉襖,換上輕薄的新衣,盡管在這樣的天氣下有些涼,但她心里仍是比較歡喜。
淺黃色的上衣將她的膚色、容貌襯得姣好,比起穿那身深灰破舊的襖子,小蔓此刻顯得乖巧、更有靈氣。而綠色的裙襦垂在腳上,把這個還未到九歲的女孩,竟襯出幾分亭亭玉立之感。
小蔓照著銅鏡,只看到了大致的上身效果,因為銅鏡照出來的模樣,是暗黃且扭曲的。
但回頭看娘親滿意和裁縫自豪的神情,小蔓便知曉了,衣服的上身效果不錯。
活動一番,揮了揮手,覺得衣服各方面也還蠻貼身的,沒有任何問題和需要更改的地方,不得不佩服這家店裁縫的手藝。
小蔓換下新衣,穿上自己的舊襖子,裁縫便拿出了一張較大的宣紙,連同剩余的布料一起,包好小蔓的新衣,放進了她相對干凈的小背簍。
回到家后,小蔓將新衣服拆開來,卯兒和雪竹都連聲叫好看,尤其是雪竹,摸著小蔓新衣的料子,愛不釋手。
因此,小蔓便沒有立馬穿給雪竹看,而是讓雪竹到臥房去,讓她先將衣服換上。
“好看嗎?”
待雪竹穿上新衣之后,她轉過身來,看向小蔓。
小蔓仔細打量著她,盡管衣袖和裙子都長了不少,但雪竹穿上后,卻也照樣乖巧了不少,淡黃色的上衣,將雪竹本就白皙的膚色,襯得更為白里透紅。
由于小蔓和雪竹二人相貌極為相似,眉眼、皮膚生得一模一樣,唯有唇部和臉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