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其實她也沒有泄氣,只是覺得看著自己手上四不像的兔子,有幾分煩躁罷了。
第一雙鞋子是小蔓的,娘親很快就做好了。
墨綠色的鞋,兩雙鞋的正外側面都配個小白兔,鞋子的左右兩邊,則是用稍淺的綠線繡出了一點花式,顯得不那么單調乏味。
第二雙鞋,則過了一兩天才做好,是雪竹的。
雪竹近日需要跟娘親跑集市、下地干活,因此娘親便沒有給她用白色的線,一面小白兔最后變成了小灰兔。
一般這個顏色的女鞋,倘若不用白色,常會被村里人以紅色或者粉色來繡上花朵或其他紋飾。女孩兒嘛,還是喜歡一些花花草草的。
娘親想了想,卻沒有給雪竹繡上粉色的花朵。
并不是因為雪竹不喜歡,或是不便下地干活,而是因為她們家歷來節省的習慣和傳統。
這個習慣便是:小蔓穿過的雪竹穿,雪竹穿過的卯兒穿。
窮人家的每一筆錢,都要精打細算地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為了做到盡量的節約,同時又讓鞋子稍微好看點兒,娘親則用了最淺的一個綠色,在雪竹的鞋面上繡上了竹葉。
一來這符合了雪竹的名字,二來將來卯兒作為一個男孩兒,穿上這雙鞋子,也不會有任何怪異之處。
不過,為了女孩兒家的愛美心思,娘親還是在鞋子側面繡上了一朵粉色的小花。小蔓問娘親為何如此,娘親則說不礙事,將來等鞋子由卯兒穿了,就給卯兒將小花拆掉就可以。
至于卯兒的鞋子,繡什么紋飾呢?
卯兒男孩子,愛玩兒的時候多些,娘親就給他在側面仍是用淺綠色線,繡了一點竹葉,竹葉占據的面積,要比雪竹的鞋子更少些,看起來也更為素凈。
而在鞋子前邊,娘親考慮到小孩子好玩兒又喜歡小動物的天性,因此在正前面則用了黃線,給他繡了一只萌化版的狗臉。
果然娘親是最懂她的孩子的。
卯兒拿到鞋子后,對那個狗頭贊不絕口;而雪竹最愛的,也是她鞋子側面的那朵粉色小花。
娘親將自己的鞋子留到最后再做。
早前,娘親和小蔓姐弟的鞋子早就縫補了多回,這次給自己做一雙新鞋,娘親還是希望它是能夠下地的。
因此,娘親用淺綠色的線,在鞋面上繡點花式,再加上一點紅色進行點綴,便是她的一雙新鞋。
由于娘親本來就多買了點布料,因此,每個人的新鞋都做好后,還剩下了不少布料,和一點納鞋的材料。
娘親首先用了一塊小布料,和一塊納鞋的材料,一個竹子細管,剪剪縫縫后,便做出了一個毽子底子。
再用小蔓此前就收集起來的公**毛,安在毽子上,就是個雞毛毽子了。如此一來,她們姐弟三人沒事的時候還能踢踢毽子,既娛樂了,又鍛煉了身體。
盡管,這樣的時刻應該并不太多。
另外一件事,就是用小蔓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和她們做鞋子所剩布料,做一些發帶、腰帶出來。
鞋子剩下的布料,能作出兩根腰帶來。小蔓念及自己已有素素送的,和新衣服上的腰帶,因此便不再要,而是讓娘親和雪竹要了這兩根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