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麗麗說:“我想到幾個,《不死》,《附著之力》,《自由跳躍的靈魂》,您看要選擇哪個?”
“都挺好呀!麗麗,你還真牛逼呀!”歐文對麗麗對表現喜出望外,“就選《附著之力》吧!”
“好的,下一步,各個時間段對場景選擇。”屏幕上顯示出一些帶有科幻色彩的城市3D場景,“由于數據庫長期未更新,所以可供選擇不多。”
“這個你放心,我過一段時間跟董事會提議去。”歐文自信慢慢地說。
“接下來是劇情長度設置,現行的一部連續劇平均長度為40集,每集35分鐘,您是否按照這個數值進行設定?”
“好。”
“按照這個時長,建議出鏡角色設置在35至40人。”
“要描寫這么多角色呀?那哪寫的過來。”
“您是要放棄創作嗎?”
“不不不”歐文連說三個不字。“就35個吧。”
“好。”麗麗接受指令,繼續到:“角色的具體設定,您有特別的想法嗎?”
“暫時還沒。”
“這是根據數據庫的資料,我整理出的角色匯總,您看是否合意?”
歐文在60多個選擇中隨便挑了35個,其中包括主角的各種親戚同學朋友,醫生,十多年未見的鄰居等等等等。
“接下來開始劇情設定,根據數據庫數據分析,該時長連續劇一般可設定40個故事矛盾和4個情節反轉。您是否需要這樣設定?”
“好。”歐文笑著回答,這已經是他說的第五個“好”了。按照這種速度,不出兩個小時,這部電視劇估計就能完成了。“接下來呢?”
“我目前對數據只能完成到這一步了,如果要繼續,我需要更多的影視素材,還要學習各種創作方法。另外,如果全力運行,還需要升級處理器。”
“怎么還需要升級處理器了呢?你算不過來了?”
“最近兩個月,我需要處理的事務大幅增加,處理器很快就達到滿負荷了。”
歐文想了想,“行吧,我來處理!今天就到這里,其它的事情,先讓我想想。”
“好的,隨時為您效勞,我退下了。”
歐文的手指頭輕輕地敲擊著桌面,他在思考著,并不是思考自己的大作,而是在想,如果麗麗得到更多更豐富的素材,那它寫出的劇本,肯定質量極高。到時候,那些作家,可就沒飯吃了。
若是再加上現在三D仿真技術這么發達,三D動畫越來越逼真,再這樣下去,不只是作家,就連演員的飯碗都可能不保呀!
歐文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啟第二次職業革命。通過麗麗,通過那些智能機器,把作家、導演、編劇和演員這些職業的工作統統打包,并且還要比他們做的好,最終擠占作家與演員兩大職業。
這聽起來是個讓人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