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八門最后一門來不及打開,史子渺把心一橫,不甘被人當場轟殺,干脆將舍身訣搬運的氣血,全部傾注給呂布。
盈滿沸騰的氣血急速摩擦,瞬間化成一團金黃熾焰,朝堂之中憑空升出一輪驕陽,人人轉頭,避免雙眼被刺瞎。
呂布卻不管不顧,怒喝一聲“去死”,拳頭去勢不減,正中道人的最后手段。
一擊必殺的死拳,穿透碩大無比的氣血焰團,可惜底下卻沒有史子渺的身影,就像他憑空消失似的。
可是,道人的舍身訣并不簡單,由至陽至剛的大日焰流,遭對手擊穿后,瞬間轉為至陰至柔的太陰月華,如骨附蛆的粘在呂布身上,無時不刻地侵蝕他的身軀,封閉溝通天地的穴竅,恁憑呂布用盡手段,還是無法驅散,這才心生悔意。
飛將軍一時沖動之下,終于惹上生死之敵,他知道此事無法善了,與義父說了一句算是交代,隨后腳步匆忙地走出朝堂,快步沖到城墻上,縱身一躍,噗通一聲,掉進護城河里。
朝堂之上,漢室最后一重防護悄然瓦解,內廷宦官內心惶恐不安,畢竟他們以為依仗的道人史子渺下落不明,估計是以死明志,兌掉太尉董卓麾下最強的無雙武將。
慌亂之下,宦官們簇擁著太子與何太后離開,結果被早有準備的涼州兵堵了回來,不敢全面開戰的十常侍,被粗魯的軍士趕回朝堂。
太尉拔劍四顧,朝中文武百官,除了寥寥無幾的漢室忠臣,都不敢和他對視。董卓心滿意足地笑了,隨后稍微正色,對在場眾人言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李儒從袖中取出書冊,緩緩打開后,朗聲誦讀:“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董卓聽見李儒讀完書冊,立即令左右西涼兵,扶少帝劉辯離開帝座,奪走他的天子印璽,抓住他的胳膊,強逼其面向北方,也就是帝座跪下。稍后,董卓又親自威脅何太后,叫她自行解除太后的服飾,等待新帝登基繼位的詔書敕封。
少帝劉辯和何太后痛哭不止,朝中文武百官面色戚然,對一帝一后的悲慘感同身受。
與此同時,葉知秋憑借望氣術觀看大漢龍氣,親眼目睹飛虎緣著天柱浮云而上,凌駕在幼龍之上,身后的血色長劍,將龍氣天柱來回穿透,頓時鱗片崩掉,斷爪鋸角,渾身鮮血淋漓,奄奄一息。
大漢四百年天下,終究有孤直老臣沒有死光,階下一位大臣按捺不住內心怒火,挺身而起,戟指喝罵:“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說完,這位大臣將手中象牙芴板當作標槍,投向膽敢廢立皇帝的董卓。身軀臃腫癡肥的太尉,被芴板砸掉頭上的金冠,發髻打散披落下來,什么面皮都沒有了。
董卓見此大怒,喝令左右西涼兵武士將這位大臣擒拿,仔細一看正是工部尚書丁管,出身寒門小族,就根本不給面子了:“推出去,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