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召集人曹操起身,與在場諸侯行酒,三巡過后,笑道:“今日既立盟主,各位當聽從調遣,同心協力扶助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盟主袁術看到眾人默然,立即表態:“術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自然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人聽過這番話,心頭的大石才落地,先后起身表示,惟盟主所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盟主袁術滿意極了,心里暗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吾弟袁遺總督糧草,應付諸營日常所需,無使有缺。只是眼下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余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立即出列,拱手致意,笑道:“堅愿為前部,向盟主討要先鋒官一職。”
袁術知道孫堅勇武過人,對此不置可否,目光在左右兩列梭巡,最后落在末位的劉備身上,他更想看看這位宗室之后的本事。
據門下行走的繡衣使者了解,盡管此人出身家境貧困,卻是當地的游俠首領。適逢黃巾之亂,當地郡縣募兵應對,劉備就揭榜入軍,召集相熟的游俠少年,與賊兵作戰,結果連戰連勝,甚至有五百破五萬的驚人戰績,確實是不容小覷的人物。
劉備感受到盟主袁術的灼灼目光,仔細想了想,反復權衡利弊,尤其是信重的“道將”葉知秋的建言,不慌不忙地起身出列。
“汜水關守將暫且不明,備估計首戰艱難,董賊不定會派出義子呂布守關,此人武力之高幾近鬼神。文臺兄勇武過人,可為先鋒官,備愿從旁輔助,轉運糧草。”
盟主袁術聽完,頓時哭笑不得,卻不得不允了兩位的意愿。孫堅孫文臺側頭看了劉備一眼,感激莫名地輕輕額首,劉皇叔立即回了一個微笑。
稍后,孫堅出了大帳,率領本部人馬向汜水關殺去。劉備則與兩位結義兄弟,統率自家的軍隊,遙遙綴在孫文臺的后面。
汜水關守關將士都是無名之輩,發現關東諸侯聯軍的先鋒軍快速接近,連忙派快馬前往京城洛陽董府告急。
一人三馬的快騎,在鄉野國道上狂奔,慌亂的腳步聲,驚起岸邊的水鳥,嚇地路上行人跳水避讓,絕塵而去的身影,開始攪動冬去春來的京城洛陽的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