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沉甸甸的書箱,離開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為了求知游學四方,葉知秋也算是志向遠大的人,原本可以安安穩穩地渡過不算短暫的一生。
可是,機緣巧合之下轉職成左道之士,卻讓他的人生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從這具身體的原主和死在他手里的修士處,葉知秋獲得許多記憶碎片,隱約知道此世的時代背景,以及修行的若干基礎。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漸落尾聲。帝國黃昏,群雄并起中原逐鹿!mmp!竟然有修士、道術,照這樣看來,我敢肯定這不是普通的架空歷史,而是更復雜詭奇的仙俠世界大穿越。”
葉知秋給自己所在的世界定下基調,這是第一塊碎片,隨著日后不斷地周游各地,漸漸地補上更多的碎片,具體而成嶄新的認知版圖。
一個月后,他跋山涉水步行,來到隸屬兗州濟陰郡的旬陽縣,此處遭過戰火,所幸的是黃巾之亂帶來的混亂,并沒有持續太久。
城外的草市盡是左近鄉村的農人,肩挑背扛帶來的農產蔬菜,泥腥味寡淡的蝦蟆,竹簍里的河蝦,小溪池塘里摸到的田螺,新鮮水嫩的水果,伴隨著討價還價的聲音,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一下子就把葉知秋拉到近前。
不過,葉知秋現在囊中羞澀,只是眼睛看著過癮,連草市隨街擺放的小吃攤,都只是光看,聞著味,自己咽口水的份。
走過鋪了砂石的公道,葉知秋走近縣城大門,偌大的匾額寫著旬陽縣三字,不由自主地跟上前面排列整齊的隊伍。
出城的不用檢查,入城的速度也很快,沒過多久就輪到葉知秋了。由于他那一身洗地發白的儒士青衫,更主要的是書生獨有的淡然氣質,守城的老兵查看過路引后,沒有按照常例收錢,就放葉知秋進城。
走過容許四輛馬車并排而行的城門,前面豁然開朗,葉知秋看著鋪長條麻石的縣中直道,青磚黑瓦的民居鱗次櫛比,一眼看不見盡頭,頓時感覺心胸都開闊起來。
或許現在接近晌午,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多,即便商旅群集的東西坊市,也很少看見長長的商會車隊。
葉知秋喟然感嘆:“旬陽縣經歷了戰亂,能夠恢復七八分舊觀,可見此地的縣治相當不凡。民眾生活不易,應當上下一體,共渡時艱才是。”
這番話說出來,自然與尋常百姓的家常閑聊截然不同,立即引起附近有心人的矚目,尤其是極具活力的市井游俠,聽見一個外人如此夸贊本地縣治,自然是與有榮焉。
兩個面有苦色的鄉人互相對視一眼,似乎看出葉知秋與常人不同,似乎有話要說的樣子,不過搶在他們之前,就有一個布衣游俠逕自走過去,繞著葉知秋走了一圈,沒有任何發現后,就猛地釋放出淡淡的殺氣。
手里沾著血腥的氣勢,給葉知秋的感覺,就像是被黑袍修士的魘禱術擊中的時候一模一樣,不過這位布衣游俠的氣勢相對來說稍微有點弱,還不足以令他感到害怕。
倘然自若的神情,身懷絕技的底氣,自然瞞不過眼睛雪亮的人,布衣游俠也是感覺沒趣,自然而然地收起見面就“威壓”的故技。
“小兄弟,你很不錯!別人被我一嚇,腿腳都會當場軟掉。我認可你了!本人劉喬,燕趙之地的游俠,交個朋友罷!”
葉知秋對這個自來熟的布衣游俠也很感興趣,于是輕輕地點了點頭:“葉青字知秋,交州士子,游學四方,與異人相逢道左,學會了幾手術法。”
就在這時,一個銀鞍照白馬的騎士,牽馬負手走了過來:“知秋,知秋!這是出自《淮南子說山訓》中‘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罷。青葉騰黃凋零落,方知節氣已近秋。好名字!本人陸巍字子讓,出自吳郡陸氏,幸會幸會!”
別人都看出來此人的“騎士”身份,唯獨葉知秋不知其中細節,只是拱手揖禮:“《西京賦》有云: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泰山不讓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辭細流,故能成其深。子讓兄,你也有個好名字。幸會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