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枝椏,灑落在兩人的身上,地仙之祖繼續保持著樸實無華的風格,唯獨葉知秋不知道收斂之法,任由自己與天地發生著和諧共鳴,人道洪流從虛空中來,飛快地滾滾而去。
這一幕浩大場面,看地清風明月二位道童瞠目結舌,估料不到特意邀請而來的道人,竟然得了天人之道,距離證就大羅道果,恐怕只有一步之遙罷。
稍過片刻,散仙蕭升、曹寶在前面引路,領一位道人過了石碑,走進五莊觀洞天。
葉知秋抬眼望去,只見來人身高七尺,雙手過膝,頭戴魚尾冠,身穿大紅袍,水云大袖飄飄,麻繩收腰束絲絳,背后陰陽八卦圖,左手挎水火花籃,及到近前,就右手豎掌為禮。
鎮元子云掃一拂,隨即回禮過去,葉知秋不敢怠慢,也回了一禮。三位得道真修相視一笑,顯然默契十足,許多不必要的寒暄閑話,便略過不提了。
鎮元子為地主,又是人參果宴的召請人,伸手延請后,葉知秋就與西昆侖散仙陸壓分坐左右,面前水酒一杯,筷箸一副,四時果蔬拼成一盤。
清風明月二位道童侍立在旁,一位手捧瓷盤,上面覆蓋一張山川錦繡地理圖,仔細瞧去,分明是祁連山脈的地形。另一位手持金擊子,淡金質地,一端是握柄,一端是如意結,上下兩副贊成一團,仿佛八棱錘。
鎮元子揮手示意,清風明月二位道童就走近人參果樹,向南找到樹葉掩住的節蒂,撥開葉片露出紅透的人參果。
葉知秋瞇眼望去,發現人參果真似傳聞中的赤子嬰兒,頭頂鹵門有蒂,連著樹枝,手腳亂動,點頭晃腦地沒有一刻安分。
清風道童近前后,用金擊子輕輕敲打,人參果便啵地一聲,自葉蒂處裂開,直接往下掉落,剛好被手捧果盤的明月道童,用山川錦繡地理圖承著,掀起一角將其蓋住,生怕走失了靈氣。
鎮元子滿意地輕輕額首,笑道:“此物便是天賜靈根人參果樹,秉承甲木之精,貧道持之與玄門教主對峙,數百年來未曾落入下風。人參果樹三百年開花,三百年結果,三百年成熟,自移入萬壽山福地以來,剛滿九百年。吃一個能活四千九百歲,聞一聞能活三百六十歲。凡人福緣淺薄,恐怕還生受不起,唯有我等駐世仙真,才有口福品嘗。只是人參果與五行有些妨礙!”
葉知秋隱約知道內情,卻湊趣地追問:“怎么會與五行妨礙?”
鎮元子笑道:“人參果秉承甲木之精,原是五行木屬,卻不妨是天產靈根,遇土而入,遇火則焦,遇水即化,遇木就枯,遇金才落。故此用金擊子敲打,人參果才會落下,還得用瓷器盛放,以絲帕墊著方可保存。待會兩位道友若是取用,須得放入瓷器中,用無根水化開食用。”
陸壓聽聞其中細故,心里想著甲木之精正好與他祭煉斬仙飛刀葫蘆,頓時撫掌大笑:“原來如此!果真是天賜靈根,就連食用果實,都有許多關節,端的是不同凡響。”
葉知秋也是連連點頭,印證自己先前所想,發現稍有出入,卻大致不差,頓時喜上心頭。
就在這時,洞靈真天的太陰神獸暗中傳音:“道友,此物可與我成道,不知是否能割愛?”
“哦!繼百眼神君、文蛛夫人之后,五毒道脈終于要出第三位妖仙了?你我本是一體,互相提攜扶持,一路走到今天,本道怎會吝嗇此物,還請稍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