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京城洛陽建立仙朝六部的事情,很快被好事者風傳至四野八荒,不說三十六旁門七十二左道的修士,對此消息莫衷一是,三山五岳的散流煉氣士,卻從中發現了晉身之階。
事實上,經歷草原一戰,擊破獸族偽龍氣,葉知秋已經聲名遠播,威震四方。關于他的一切,都被無數有心人放大了仔細研究,尤其是他年僅二七,入道修行兩年,就臻至駐世仙真境界,創下驚人的功業,沒有人眼饞心動,根本不可能。
排除掉天命眷顧,鎮元子第二的無理推演,唯一可能的只有龍氣成道。其中緣由細故,冀州天云宗五云道人以及門中數位長老,數百嫡傳弟子已經證實。
若非龍氣禁制萬法,道法顯圣時期,煉氣士何必隱居潛修?現如今,得知道人可以憑藉龍氣成道,著實了跌碎了一地的眼鏡,打破了煉氣士對龍氣固有的戒懼恐慌心態。
有不少修士曾想找到葉知秋當面請教,可惜的是,草原一役結束,他就應邀前往日月山,赴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人參果宴。
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內發生了什么事情,旁人一概不得而知,不過葉知秋肯定是得到了某種好處,否則不會如此強勢,直入大漢京城洛陽,拿下文武百官關進大牢,令小皇帝退回內廷,獨自掌握朝政大權,仿佛生殺予奪的權相董卓。
聰明的人都知道葉知秋以龍氣成道,現如今控制朝廷,挾持天子掌控朝政,不知道獲取了多少資糧,心里自然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可惜法網森嚴,萬千律令之下還有十二都天鬼神大陣,以及傳國玉璽鎮壓。
社稷之重,受國污垢,仙人躲避都來不及,怎會親身承受,眾多煉氣士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隨著雷、瘟、水、火、斗、財等六部的建立,仙朝的框架初步搭建起來,莫名的氣象開始出現,似乎奪取了一股很大的氣運。
要說這股龐大的氣運從何處奪取,耳聰目明之輩早就有所發現,玄門三教在岐山所立的封神榜,原本隨著星辰入命之輩隕落,真靈紛紛涌入而氣象萬千。
當京城洛陽仙朝體制初創,封神榜的氣運頓時攔腰斬斷,直入云霄的一大截憑空消失,這可是最為關鍵的“登天梯”,想要恢復過來可不容易。
這不,原本坐鎮封神榜下的白胡子老頭,疑是玄都太上教主的化身,此時也起身離開三才的天位,伸手召來一團法云,逕自往京城洛陽飛去。
聯手攻打岐山卻無果的諸多旁門左道之士,都是閑不住的脾性,各自施展法術,若隱若現地跟在玄都太上教主身后,準備親眼目睹撕破臉的玄門大教,是否能降服地住此時宛如驕陽當空的葉知秋。
誰知,岐山一動,萬壽山也動了,地仙之祖鎮元子目送玄都太上往東而去,沉默不語片刻,從隨風飄動的大袖里取出一本薄薄的書冊,上面有一個云紋古篆“地”字,伸手塞進虛空。
隨后,鎮元子端坐在萬壽山上,身后現出蛻變的人參果樹,以及鏡像的倒生樹,異常繁復的根系深入蒼穹,甚至在天地胎膜上蔓延,飛快地修補著天外天撞擊的裂痕,順帶編織成一張天羅。
起初還是方圓畝許,不起眼的小玩意,轉眼間就擴張百倍,籠罩住對應祁連山脈的蒼穹,無數氣恨垂落下來,縱橫交錯地形成立體網鎮,像極了京城洛陽的律令法網。
京城洛陽皇宮德陽殿內,掌控大局的葉知秋,突然心血來潮,忍不住睜開千里眼掃視四方,立即發現祁連山脈的異變,眼眉輕輕一挑,心里有些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