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圣人原本屬意擅長五色神光的孔宣,不過九頭蛇神相柳擁有繁多的司職中,就有毒水和沼澤,顯然是最適合對付彼方天地月神競爭者的人選。
趁她們還在不斷糾纏,彼此試探出擊,沒有決出勝負的時候,由資歷深厚的沼澤九頭蛇出馬,盡管天地法則迥異,猶在調整適應,想必也能輕易地一一吞噬。
此事就成定局,下界的星君,太陽宮的舊主,妖族的大妖神,作為探路的前鋒,離開中原九州地界,向南海浮現而出的廣袤陸地,以及多如繁星的群島殺去。
當然了,名列仙班的天庭群臣們,多是旁門左道之士,很清楚彼方天地的價值,就暗中對九州遺留的道脈傳人下了符詔,指令他們向南海開拓。
于是,散發扁舟的修士,乘槎出海之輩,多如過江之鯽,其中不乏受制于重鑄的龍氣法禁,無法通過正常途徑獲得施法權的野道士,盡管上面有人,卻由于天庭之主不干涉人道氣數的本心,無法自在地伸展手腳。
因此彼方天地融匯進來,變化而成的南海群島以及廣袤的陸地,沒有龍氣法禁的緣故,自然而然地成為修真煉氣士的樂土。
由于交州距離南海最近,成為理所當然的首選出海口,此處的法禁之力有些薄弱,不少根基深厚的煉氣士,紛紛取出道脈傳承的渡海之舟。
一時間,其形似彎月的深水港灣,道氣靈韻此起彼伏爆發開來,千條霞光,萬道瑞氣,不知道引來多少人的矚目。
出現在海面上的舟楫、艦船,小到內河航道用于分貨、渡人的烏篷船,百年古樹打造而成的巨木神舟;大到千年河蟹蛻殼為基礎的蟹靈船,能在甲板上跑馬,開辟出菜地。還有數百張連江排,按照特定結構組合而成的巨型“浮島”,面積竟有方圓百里;在海面上懸空三寸,由輕木打造而成的弱水神船。
葉知秋對此早有掌握,換做以前肯定要下符詔,全部抓上天庭聽用,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自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副默許甚至稍微縱容的態度。
諸多修真煉氣士,原本郁郁不得志,此時遲遲不見天譴神罰之雷落下,都有些歡欣鼓舞,頓時明白高高在上,威震三界的天庭,其實是鼓勵他們主動出擊,向南海群島征戰。
不過,他們很快就吃到苦頭了,盡管一望無際的南海,沒有龍氣法禁的壓制,不過彼方天地神道為尊的法則,還在于中原九州的法則相持不下,都想影響改變對方,搶先獲得主場優勢。
于是,許多道脈傳人訝然發現,自己精修錘煉的道法、法術,越往南海深處航行,威力就變得越小,許多威力甚大的禁制,如移影代形之禁,能以徑寸之地,摧毀方圓百里之地,此時已無法施展開來。
碧波萬頃的海面上,盡管陽光普照大地,曬地人渾身暖熱,甚至冒出油汗來,可是諸多修真煉氣士的心卻沉到谷底,感覺到凍徹入骨的嚴寒。
不過,受到影響的僅僅是其中一部分人,多數煉氣士都是道武雙修,兩條腿走路的遠見卓識之輩。就算自己所學的道法被嚴重削弱,一身千錘百煉的武道技藝,卻是無形的天地法則都無法剝奪的本領。
天庭無時不刻地觀察此事,對于第一次接觸彼方天地的神道文明,戰術上繼續蔑視,戰略層面卻相當重視。
沖在最前面的一葉扁舟,有一個衣袂飄飄的年輕人,雙袖灌注真氣,擊水借力往前飛馳,姿態最是閑適自在,令周圍的同道中人暗暗稱奇。
同行的煉氣士忍不住有些好奇,就互相打聽起來,很快就得知此人為漢室宗親之后,卻是屬于血脈比較遠的旁支,名叫劉琦字白圭。
因此人仰慕修真之士的長生逍遙,皇室藏書千卷,得了一些道脈精義,自行悟出煉精化氣的法訣,不料在龍氣法禁之下,修法破家,將偌大的家業敗了個干凈,干脆轉成隱士,在終南山某地潛修。
如今得知南海是煉氣士的樂土,有大把機緣在等著修真之輩去取,劉琦也不甘落在人后,逕自出了終南山的潛修之地,就劈木作舟,一路向南地漂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