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祝原本對張弛的廚藝不怎么看好,只是瞧見此子有條不紊地忙活,絲毫沒有手忙腳亂的場面發生,憑感覺就知道他是個行家里手,忍不住嘆了一聲:“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古人誠不欺我。”
妹妹看見兄長忙里忙外,不聽勸阻地過來幫忙,燒火添柴總歸是力所能及的事,端菜擺盤也是小事一樁,臨了排布碗筷,特意請廟祝坐上首,小心翼翼地舀了一碗白菜湯出來,立即聽到“祝師”的夸獎。
有了妹妹的幫忙,張弛也就不必時不時分心旁顧,仔細控制爐灶里的柴火。隨著熱湯出鍋,下面的菜必須趕緊著上。
于是,張弛催促著妹妹調好猛火,幾塊肥肉熬成油渣,砧板滑落切絲的白菜幫子,趁著熱鍋寬油爆炒,二十息后就軟熟出汁,連忙起鍋端出“脂油炒菜”。
接下來依舊是開猛火爆炒,刷洗干凈的河蝦倒入鍋里,翻炒了幾下,清亮透明的蝦殼就轉紅了,散發出一股誘人的河鮮香味。
張弛趁熱出鍋,灑下一把剁碎的野蔥末,紅的河蝦,碧綠野蔥,看上去分外好看,端到廟祝面前后,就連吃遍龍丘城,見識過城中所有酒樓大廚手藝的“祝師”,也忍不住食指大動。
緊隨其后的是回鍋肉,沒有豆瓣醬也不算什么,也沒有辣椒,就讓張弛頭疼了,好在廟宇周圍,有隨手可得的紫蘇,配田螺固然是一流,用來對付回鍋肉,也別有一番風味。
這盤菜下面有紫蘇葉墊底,澆蓋上一堆肉片,熱油浸透紫蘇葉,激發出其中的精油,香味濃郁極了,剛剛擺在桌上,就將廟祝的目光從爆炒河蝦處移開,眼睛里有鉤子似的,牢牢地鉤住紫蘇回鍋肉,一動也不動。
最后一道菜是紅燒鯉魚,為了盡快上桌,張弛把廚房里的一罐菜籽油禍害了小半,在升溫加熱的時候,為了保持紅燒鯉魚的外焦里嫩,他又特意翻找信徒的布施,幸運地找到一小壇葛根粉,取出少許合水制備成水淀粉,給鯉魚外面涂抹了薄厚適中的一層,然后才放入油鍋里炸。
鯉魚甫一入鍋,高溫熱油受到冷水刺激,冒出大團金黃色油花,魚身表面的水淀粉迅速焦化熟成,里面的魚肉也很快褪去青灰本色,轉眼間變成一片奶白。
張弛雙手托魚下鍋,手心手背多處被濺起的油花燙著,卻也沒有當作一回事,眉頭更是沒皺一下,只是掂著小勺,從鍋里舀起熱油,自魚頭澆到魚尾,加快紅燒鯉魚的出鍋速度。
如此一來,這道原本很費時間的葷菜,就差不多該好了。張弛看著鍋里的熱油實在是多,本著節約一點是一點的想法,用勺子舀出大半,這才滿意地進入下一個環節。
張弛依次倒入黃酒、姜絲、蒜粒、粗鹽、醬油,蓋上鍋蓋,轉為小火燜煮。過了一會,鍋里冒出白色熱氣,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魚香,他就立即揭開鍋蓋,特意找來大盤盛菜。
趁著兄長端菜出去,妹妹默契十足地熄火,舀水進鍋,用猶有溫度的余燼煨著熱水,準備稍后刷碗筷。
廟祝沒有吃菜,只是小口抿著花雕酒,看著兄妹兩人忙里忙外,去井邊打水洗臉凈手,待張弛和妹妹落座后,才一起動筷。
他放下酒杯,吃一塊焦香四溢的回鍋肉,身上的肌肉隨即賁張起來,卻沒有出現張弛心中期待的“爆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