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這頭板角青牛的身軀還是活著,潛藏在沼澤地深處,將養著元氣,似乎有卷土重來的打算。
張弛對此略知一二,其實自從攜妹離開龍丘城時,他就做好了未來人生的規模。重生前,撼地神牛的死灰復燃之事,可是一段佳話。
可巧不巧的是,四大神牛中排名第二的“撼地者”,起家的根基就在華金縣,算是距離龍丘最近的機緣了。
上古生靈就有一種奇異的特性,就算被殺死,尸體也有不滅的神性,可以衍生出嶄新的生命。一如上古大洪水時,治水不利被殺的大鯀,死后尸體三年不腐,腹中孕育神胎,被火正以刀剖開,因為是早產兒,故而誕下一頭三腳黃熊,躍入羽山下的深潭,在水中受自然撫育,繼續成長完善。
這頭黃熊就是五帝之末的大禹,平定中原九州泛濫的大洪水,以救世之功成為人族帝王,由于當時上古天庭破滅,大禹也僅僅是人族帝王,而并不是天帝。
板角青牛是玄門三教老君的坐騎,根腳卻是上古天庭的帝君馭獸,原本蠢萌蠢萌的,聽多了墻角,自行領悟了修行之法,日后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一方妖王。
只可惜,上古天庭破滅,妖族都沒了正經出身,反而淪為在野勢力,眼睜睜看著圣人造物,人族漸漸崛起。
巫妖大戰,混元道祖崛起,試圖以身合道,篡奪天地的權柄,結果被天意假手妖族圣人擊殺,一分為三,上古道門由此破滅。
板角青牛知道利害,率先投靠到老君門下,甘愿受其驅策,終于得了玄門道理,漸漸褪去妖性,向神獸轉化蛻變。
可惜,大漢第二王朝末期的封神之戰,仙朝之主聯合地仙之祖、妖族圣人,向玄門三教暴起發難,先滅闡教,再滅玄都,最后東海一戰,截教門人背刺一擊,露出妖族的根腳,終于完成了三殺。
板角青牛就是被昔日的伙伴所傷,用的還是截教秘傳,截斷神獸生機的法決,因此才會傷重不支,試圖遠遁逃走。
可惜,逃出東海戰場不過千里,它就因傷勢太重,首級逐漸石化,不得不墜落地上,現出本體真身,卻搶先一步收斂生機,任由身軀化成山峰。
大鯀被殺,尸體不腐,三年孕育出神胎。板角青牛化作巖石,歷經三百年風吹雨打,也在山腹核心處,以根本神性,培育出撼地神牛的胚胎。
“我記得,四大神牛,分別占據地水火風本源。撼地神牛自然是地之一極,我也不需太多,只要一絲大地神性,煉化了上面的烙印,與我筑基,此事就算成了。所幸的是,撼地神牛此時還未出生,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得伸展,正是下手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