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幾天做炸菜,有不少都是用的花生油,還給梁若虛也送了一些,讓他也嘗嘗。
元老爺子和梁若虛,對這個花生油也是十分贊賞。
假如說暖棚的意義,是可以讓許多百姓,在農閑時刻多一項生計;那么,花生油的出現,則相當于生活中多了一“味”,就好像菜有酸甜苦辣咸,這些味道,起初也不過是源于一種種植物。
所以,這仍舊是一項非常重要和非常討喜的事情,可以留待來日,在合適的機會報上去。
也所以,這個事兒要好好辦,辦周全,辦漂亮。
為此,元老爺子還給他寫了招牌,非常樸實的“唐家花生油”,沒有任何的花哨。
唐青山回去提了一小罐花生油,叫了唐四哥一起,去了老族長家。
這兩個人,或者說兩家人,是唐青山滿村兒挑出來的最滿意的兩家,人也靠譜,家人也靠譜。
去了之后,把事情一說,兩人就十分欣喜。
老族長連連的道:“青山,你要如何,直接說,你是行家,我不大懂這些事情,我全聽你的!我雖老了,但我家的有忠、有孝幾個孩子,還算聽話,你盡管吩咐就是!”
唐青山平和的講解:“我想著,先在村里找個地方,建一個工坊,然后找些人手……”
老族長家,算是有一些余錢,但也富不到哪兒去,拿出幾十兩銀子頂天了,唐端午只怕連二十兩也拿不出來,各人的情況是明擺著的,所以唐青山直接說了,唐端午出一成,老族長出兩成,余下的七成他來出。
因為唐端午拿二十兩比較為難,所以他可以借給他十兩,到時候分紅利的時候扣出來就是了。
這樣就相當于唐端午出二十兩,老族長出四十兩,三家合計出二百兩。
到時候老族長家就是唐有忠和唐有孝,唐端午家是他和兒子唐多谷,換句話說,唐青山會把事情都交給這四個人去做,把這四個人培養成優秀的“管事”人才,同時從中間挑出合適的人來做帳房,當然了,同時也把唐四哥培養成優秀的“管理”人才。
各取所需,雙贏。
唐青山把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老族長和唐端午也十分感激。
畢竟,對他們來說,能管理這么一間大工坊,不管干什么,都是大前程了,他們不貪心。
唐青山看兩人的神情,又道:“另外,還有一件事情。”
他把元老爺子和梁若虛的表現,挑著他們能理解的說了說,兩人都有些驚喜。
唐青山又道:“因為榨花生油,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兒,所以我的意思是,咱們一開始就把貨備足,多做一些,賣的多些,遠些,到處都鋪上,先叫大家心里有這么個影兒,別的人就算學了去,人人都認咱們的唐家花生油的時候,咱們還是不愁賣,這個短時間會壓些銀錢,但長遠看卻是有好處的……如今我只問你們,到時候若需要加銀錢,你們是要跟著我加,仍舊是出一二,還是只出這么些,余下的我自己來?”
兩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