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吃下莊園內唯一的一份食物,崔遠沒有著急繼續練拳,而是繞著農田走了一圈,消食的同時也在進行思考。
等走完一圈農田后,他也思考完了。
崔遠覺得自己如今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哪有一直練習固定的拳法套路的,該更加靈活的使用才是。
比如這套不知名的拳法,前后共有一百零八個招式,每個招式都不相同,大半都不是站在原地不動的,而是需要腿法輔助,在移動時出招。
對拳法已經領悟的崔遠每次練拳都沒有不耐煩的感覺,因為出招的感覺太棒了,他真的不會感覺到累,反而有一種極為舒暢的放松感。
當整個人變成一張緊繃的弓弦,可以隨心隨意在方圓數米內騰挪時,那種體驗真是一種享受,是不練習到領悟境界的人無法想象的。
因為拳法沒有名字,招式自然也沒名字了,老爹也沒告訴他各個招式的名字到底是什么,不過這不重要,崔遠知道出招的方式、力度以及正確的出招姿勢就足夠了。
已經領悟了,叫招式1、2、3、4或者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又有什么區別呢?
崔遠對無名拳法的一百零八式,那真是熟練的閉眼都能用出來,他也認為是這樣的。
直到他在消食過之后重新練習,將完整的拳法拆開,不再按照固定套路練習時,他才有新的發現。
不是忘記了招式,這么些年來,數以萬計的出招次數,招式已經刻印到了他的筋骨里,他真的閉著眼都能完整的打完一套拳。
但開始拆開打散出招時,他出完一式,接下來總會不由自主的出隨后的下一式,而不是他想要的隨機或者想定的招式。
因為練習了這么久的固定套路,所以導致他的身體出現了肌肉記憶,在使出一招之后,肌肉記憶會帶動他的身體肌肉,自然而然的打出下一式。
這種反應像是呼吸眨眼一般順暢,但這不是崔遠想要的。
嘗試拆開打散拳法沒有幾分鐘,崔遠皺著眉頭停下了練習。
肌肉對招式產生記憶這不是壞事,壞就壞在招式銜接的這份記憶,反而成了他進一步的阻礙。
遺忘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遺忘的,除非他三五年不練習拳法,肌肉記憶才會真的被遺忘,想重拾起來都困難。
崔遠不可能在三五年內不練拳,一天不練他都難以接受,除非爬不起來床,否則每日至少練習一小時拳法,已經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怎么辦呢?”
稍作休息,并一直給自己做暗示之后,崔遠嘗試再次練習,又是很快停了下來。
因為他再怎么想糾正,肌肉記憶放在那里,所以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又是不由自主的開始銜接招式。
這就像人想要在行走時,讓手臂甩動跟腿的邁動順序保持一致一般,比如邁左腿甩左臂,邁右腿甩右臂,這是與正常違背的動作,短時間內能夠做到,但一直做到,很難很難,不知覺間就會回歸原本的模樣。
正常行走時手臂甩動順序與腳步邁動順序相反,邁左腿,右臂往前甩動,邁右腿,左臂往前甩動。
這便是人的肌肉記憶,是從學會行走開始就保存到肌肉與腦海中的。
這種行走方式能夠讓人行走的更加穩定,這是正確的,人也都是這么認為的,通過觀察發現別人也是這么做的,如此一來,肌肉記憶就是牢不可破。